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利用好蓄水充足的有利条件,切实抓好2017年大春农业生产。现结合全州农业发展实际,提出2017年大春农业生产意见,请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一、总体思路
2017年全州大春农业生产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州委九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确保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推动规模经营、绿色发展,努力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全州推进跨越式发展和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二、目标任务
全州计划大春粮、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6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0万亩,计划产量90.2万吨。在粮食作物生产中水稻计划100万亩,产量54.2万吨;玉米计划80万亩,产量32.6万吨;杂粮计划20万亩,产量3.4万吨。经济作物计划播种60万亩,计划产值34.2亿元,在经济作物中蔬菜计划播种29万亩,产值10.5亿元;魔芋16万亩,产值12.8亿元;其他特色经济作物14.3万亩,产值9.91亿元。
三、工作重点
(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稳粮优经扩饲和提质增效为主线,推进大春种植结构调整。在粮食生产方面,要充分利用蓄水充足的有利条件,稳定以优质稻为重点的水稻面积,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要压缩玉米面积,有条件的县市要依托养殖企业抓好饲用青贮玉米示范推广;积极发展优质杂粮,提高山地种植业效益。在经济作物生产方面,要依托新型经营主体,扩大蔬菜、魔芋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确保农民增收。
(二)强化科技措施落实。要把增粮增收科技措施落实作为大春生产实现增产增效的重要措施来抓,扎实抓好规模连片、面积落实、科技人员责任、技术服务到位工作,确保增粮增收科技措施实施规模、水平和示范带动效应有新突破。力争全州大春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集中育秧育苗8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300万亩以上,大力推广覆膜栽培、间套种、节药节肥节水等科技措施。
(三)加快规模化经营发展。要重视和抓好土地流转工作,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基地,逐步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努力化解因城市化加速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的种田劳动者素质下降、种植效益下降和耕地撂荒等问题。
(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要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拓展市场和提质增效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实。要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严格杜绝劣种、劣药、劣肥流入农业生产环节;要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工作,逐步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可追溯制度,做好产销全程检测监管,确保质量安全;要深入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计划,大力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让农产品生产者在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中从价格上升、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抓好大春生产对确保实现全年增粮目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各县市人民政府要把抓好大春农业生产作为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及早做好面积规划,层层压实种植任务,要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及时研究解决影响大春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大春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大资金投入。州级农业、财政、发改等涉农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省种粮补贴和科技增粮项目资金投入大春农业生产。州级财政要在集中育秧育苗、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安排一定的资金。各县市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大春生产投入,与中央、省、州安排的资金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确保大春生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强化优质服务。各级农业、供销部门要积极组织、引导农资经营企业抓好农资调供、贮备,切实抓好种子、种苗、肥料、农药等农用物资的购销工作,做到不误农时,保证生产需要。各级人民政府要统筹农业、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切实抓好农资市场监管、整顿,确保放心农资市场供应,杜绝坑农害农事件发生,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各级农业部门要组织干部、科技人员广泛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化种植、规范化栽培、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要切实抓好农机服务,大力推行农机化作业,统一组织好机耕、机播(插)、机防、机收等工作,切实减少劳力投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要抓好营销服务,规模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广泛开拓营销市场,落实订单生产、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抓好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要积极创建品牌,加强宣传推广,扩大影响,增强市场竞争力。各级农业、财政部门要及时组织兑现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效降低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的损失。
(四)加强督查考核。州人民政府将把大春生产目标任务、重点措施纳入年度农业目标管理,各县市也要制定大春生产具体考核措施,严格目标考核。在大春生产的关键季节,州、县督查部门要派出督查组到生产一线检查督促,及时通报情况、总结典型经验,确保保质、保量、高效完成大春生产任务。
附件:1. 楚雄州2017年大春生产种植计划表
2. 楚雄州2017年晚秋作物种植指导性计划表
2017年2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