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姚县人民医院(大姚县紧密型医共体总医院)肿瘤科(外一科)成功为一名高龄且合并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实施了腹腔巨大肿瘤切除术,切除肿瘤直径达49厘米,重量超过5公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安全出院。
此次手术的成功,既得益于上海仁济医院的长期帮扶,也得益于大姚县强化医疗专科建设,通过建设肿瘤分中心,提高医院诊疗能力。这是大姚县在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促进患者回流,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的真实写照。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大姚县针对县小人少、山高坡陡、群众居住分散的基本县情,按照“一院一策,优势互补”总体思路,认真梳理分析近3年外流病种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医共体科室布局,建强重点专科、建实薄弱专科,推动“小、散、弱”科室向专科、亚专科、专病建设转型。全县以“百县工程”为抓手,重点加强县级医院“急诊急救5大中心”“临床服务5大中心”“资源共享5大中心”和专科专病能力建设。截至4月,全县已建成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中医特色专科2个、州级重点专科8个。
以县域次中心、中心村卫生室等建设为抓手,大姚县通过实施乡村两级提质赋能、强基扩能行动,推动区域医疗资源扩能布局。2024年,大姚县临床服务“五大中心”、老年医学科、呼吸与重症医学科、输血科、营养科一次性通过评审,龙街中心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全县审批备案新技术32项,三四级手术占比增长3.62%。全县14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建成中彝医馆,98.7%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4类6种以上适宜技术,乡镇卫生院中彝医师占比达17.55%,实现了以县级强带动了县域强。
通过医疗专科建设,大姚县让大部分患者在县内就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2024年,县域内门急诊人次和住院人次分别增长13.5%、2.57%;县域内就诊率达91.46%,住院人次占比达72.72%;县基层中医药门急诊占比达58.96%;参保人住院次均费用5341.79元,同比下降399.92元,降幅位列全州10县市第2位。全县大部分患者不出县即可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有效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