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hhszfxxgk-/2021-1115014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统计局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27日 文  号:
标 题:
楚雄州前三季度经济持续恢复发展
成文日期:

楚雄州前三季度经济持续恢复发展

前三季度,在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扣省委省政府楚雄现场办公会明确的“一极两区”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前三季度,全州经济运行呈现出回升企稳、持续恢复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州地区生产总值1176.24亿元,同比增长11.4%,两年平均增长8.3%,增速比全省(8.9%)高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5.02亿元,同比增长10.2%;第二产业增加值479.49亿元,同比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471.73亿元,同比增长7.6%。

(一)农业生产平稳,秋粮有望实现丰收。前三季度,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1.64亿元,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8.4%。增速与全省(12.6%)持平。其主要特点:一是秋收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主要秋粮作物长势较好,秋粮生产有望实现丰收。二是畜牧业平稳增长,生猪产能持续恢复。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两年平均增长11.1%。增速比全省(10.7%)高4.9个百分点。其主要特点:一是烟草制品业和非烟工业实现双增长。全州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非烟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二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快速发展。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3%,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2%。三是重点企业支撑有力,产值达10亿元以上的13户重点企业1-9月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50.3%,增长26.9%,重点企业支撑明显。

(三)服务业稳步复苏,电信业务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州第三产业增加值471.73亿元,同比增长7.6%,两年平均增长4.9%。增速比全省(8.8%)低1.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州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长29.12%,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8.02%;1-8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电信业务快速增长,1-8月电信业务总量增长32.3%。

(四)投资持续加快,重点领域支撑有力。前三季度,全州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6.6%,两年平均增长16.3%。增速比全省(8.2%)高8.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其主要特点:一是分产业看,三次产业全面增长。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2%,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7.4%,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2%;二是非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州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5%,非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0.2%。三是从重点行业看,重点领域支撑有力。农业投资增长41.2%,非能源工业增长22.9%,综合交通投资增长4.5%,数字经济业投资增长313.4%,水利投资增长64.6%,生态环保投资增长56.4%,卫生投资增长27.9%,旅游业投资增长5.5%。

(五)市场消费持续改善,线上销售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62亿元,同比增长18%,两年平均增长5.3%。增幅比全省(12.1%)高5.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呈现出消费市场加快恢复,销售快速增长的特点:一是线上销售快速增长。全州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线上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8.8%。二是从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7.2%;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3%。三是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零售额同比增长16.7%,乡村零售额同比增长23.4%。四是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类别看,生活必需品保持增长,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28.9%和35.8%。

(六)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各类民生支出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71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比全省(5.6%)低2.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6.89亿元,增长8.4%;非税收入完成33.82亿元,下降1.3%;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3.04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比全省(-0.9%)高6.4个百分点。各类民生支出快速增长,其中: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7.6%,城乡社区支出增长104.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增长38.3%,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增长100.9%,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增长2.2%。

(七)金融运行平稳,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9月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440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全省(3.3%)高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131.26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全省(11.3%)低1.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贷款的快速增长,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有所加大。

(八)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楚雄调查队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658元,同比增长11.9%,增速比全省(11.4%)高0.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53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全省(11.9%)高0.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依然较大。一是经济增速逐季放缓。虽然前三季度全州经济运行总体回升企稳、持续恢复向好,GDP增速高于全国(9.8%)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8.9%)2.5个百分点,但前三季全州GDP增长11.4%,分别比上半年(15.2%)和一季度(16.8%)回落3.8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二是支撑GDP的基础指标支撑依然不牢固。从前三季度进入GDP核算的部门和企业监测的36项基础指标来看:有31项指标实现增长,5项指标下降。其中: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下降8.3%,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下降18.9%,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0.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工资总额下降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3.3%。

(二)保持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压力依然较大。受土地政策、林地政策、当前有序限电、原材料结构上涨等因素影响,导致部分重点工业企业支撑不足。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呈高开放缓趋稳的发展态势。2-9月,全州各月累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2%、22.4%%、16.5%、15.6%、15.3%、14.8%、15.4%、15.6%;二是烟草制品业发展放缓。前三季度,全州烟草制品业增长10.9%,增速低于非烟工业增加值(17.5%)6.6个百分点。三是年产值上10亿元的13户工业企业增速呈“9增4降”的发展态势,保持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形势不容乐观。

(三)保持消费市场快速增长困难依然较大。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高开放缓的发展态势。2-9月,全州各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24.3%、28.5%、24.4%、21.7%、21.9%、20.2%、18.4%、18%。二是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前提下,虽然目前已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但居民消费意愿不足,汽车销售、成品油销售等行业销售持续低迷。

(四)保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压力依然较大。一是税源基础单薄。从税收收入总量和各税种收入看,我州税收主要来源于烟草、电力、建筑、房地产、有色金属等行业和国高网、地高网等重点建设项目,且烟草支撑50%以上的税收收入。前三季度,全州税收收入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半年(12.4%)回落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23.3%)回落14.9个百分点。二是财政增长乏力。前三季度,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上半年(9.6%)回落6.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10.7%)回落7.2个百分点。

三、下步工作建议

随着全国、全省经济运行发展态势不断恢复向好,全州经济也将发生积极变化。下一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楚雄现场办公会明确的“一极两区”定位,加快推进“一极两区”建设,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稳增长各项工作,全力支持和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开足马力,加快生产,加大项目开工建设力度,抓好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千方百计确保实现全年“大收官”目标。

(一)咬定目标,全力以赴稳增长。针对前三季度支撑GDP的基础指标监测情况看,有5项基础指标增速下降,且部分基础指标与工作目标仍然存在差距的实际。各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查找原因,狠抓帮扶,逐一加以解决,力争降幅收窄,止跌回升,力保实现全年“大收官”目标。

(二)稳住工业,力保工业持续增长。一是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工业企业的监测力度和精准调度,以稳住工业生产基本盘。二是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和资金难题。三是大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动力。

(三)抓牢投资,力保投资较快增长。一是要确保投资项目开工建设,尤其是续建项目要加快施工进度,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投资在补短板、调结构、强弱项方面的导向作用。二是加强投资运行调度。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加大调研指导工作力度,进一步强化对各县市项目入库情况的指导,及时对投资增长缓慢的县市和领域进行预警调度。

(四)抓实三产,补齐短板稳增长。一是采取有力措施,挖掘批零住餐业的潜力,着力加快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二是强化就业。持续抓好稳就业工作,千方百计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三是加强统计监测。认真落实好经济运行“五个主题”制度,抓好经济运行的统计预警监测和分析研判,为全州稳增长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

(五)培植税源,夯实税源财源基础。一是加快产业培植发展,不断壮大税源、财源。二是盯住重点,加强重点工程征管。紧扣全州在建重点工程项目,强化统筹协调,掌握好重点建设、重点工程、重点企业、重点税源,按照“属地原则”加强请示报告和沟通协调,强化重点工程项目的税收征管。三是全力打造高质量可持续财政。以新发展理念建设高质量财政,着力强化财源培植、收入征管、向上争取,盘活资产、资源和资金,力争做到财政收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