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加,针对基层群众就地看病难的问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解决:一是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充分发挥县级医共体牵头单位“龙头”作用,加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鼓励牵头医院临床科室帮带乡镇卫生院相应科室或设立专家工作室,结合当地实际逐步拓展临床诊疗范围,解决基层“看不好病”的问题。二是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以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从临床服务能力、设施设备建设、慢性病管理能力提升入手,加快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标建设,目前全州102个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标准,其中8个达到国家推荐标准、82个达到省级甲等标准;建成“社区医院”9个,心脑血管救治站49个,实现慢病管理中心全覆盖。到2024年年底,要力争全州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50%以上乡镇卫生院建成心脑血管救治站。这些任务目标的完成,将整体提升我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三是加强乡村医生业务培训。持续实施国家、省基层卫生人员能力提升项目和我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学历提升工程,结合省卫生健康委“乡村医生德技双馨培训”工作,提高乡村医生综合素质和自身服务能力,力争今年年底前全州乡镇卫生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体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四是做实做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县级医疗机构专科医生及疾控和妇幼保健机构的公卫医师作为技术支撑力量纳入家庭医生团队,做好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医防融合”新型单病种防治管理工作,确保“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的医疗服务要求落地见效。五是调整措施,从实际出发满足农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调整完善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配比制度,在与医保政策不冲突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标准,确保延续上级医疗机构的长期用药医嘱能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得以实施,解决基层“开不到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