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MB0U609087-/2022-1001002 公开目录: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楚雄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01日 文  号:楚卫复〔2022〕65号
标 题:
楚雄州卫生健康委对州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210号提案的答复
成文日期:

楚雄州卫生健康委对州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210号提案的答复

  

 

 

楚卫复〔202265

 

 

对州政协十一次会议第210号提案的

   

 

苏迎媛委员

您提关于挖掘整理彝医药文化的提案,已交由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彝族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内容,楚雄州是彝族医药的发源地和主要传承区,在楚雄州双柏县境内发掘的《齐苏书》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彝族医药古籍文献,比李时珍《本草纲目》早12年。根据您提出的3个建议,我们多次与文旅局商议,组织相关人员到楚雄州彝族民间彝医药学会、楚雄齐苏堂彝医馆、楚雄州彝医药研究院、楚雄州中医医院、双柏县、大姚县等调研,深入挖掘以《齐苏书》为代表的一批中彝医药书籍成果,做好全州中彝医药古籍文化的挖掘、保护工作。从3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开展《齐苏书》的挖掘整理、传承创新。一是建立一个《齐苏书》现代医药理论研究应用中心。由楚雄州彝族医药研究院牵头,楚雄州彝族民间医药学会参与,成立《齐苏书》现代医药理论研究应用中心,进一步深入、精准的从事彝族医药方面的《齐苏书》现代医药理论挖掘、研究、整理,加快整理完善彝族医药理论体系。二是支持出版一批《齐苏书现代医药理论研究系列》医学专著。支持王敏团队及有关专家学者编写和出版《齐苏书彝药辨识图谱》、《图解齐苏书彝医治法》、《齐苏书的现代医药理论研究》、《齐苏书彝医组方探源》、《齐苏书彝医特色疗法体系》等一批(约6册,其中全彩页印刷2册)彝族医药系列丛书。三是制作一批《齐苏书》毕摩手抄彝医古籍仿本500册和重新印刷一批次5000本。四是研发一批《齐苏书》所载彝医药制剂和彝医康养产品。依据《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在医疗机构间调配使用。五是举办一次《齐苏书》现代医药理论研究应用高峰论坛。邀请川滇黔桂四省彝区相关彝族医药领域专家和全国中医领域部分知名权威专家,举办一次《齐苏书》现代医药理论研究应用高峰论坛,规模约200人,参会专家需提交论文参与评选,对高质量论文著述予以奖励,将所有论文整理汇编成册,公开出版

(二)全方位强化彝医药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一是彝医药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全国首家颁布实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并出台了《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专家评审委员会》、《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医师考核认定办法》等10个配套文件,从法律层面保障和规范了楚雄州彝医药的健康发展。二是《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版》的第二册、第四册和第六册为专门收载彝药质量标准的分册,共制定收载彝药药材标准165个。是积极争取云南省彝药材标准制定项目并得到项目支持,专家从众多彝族习用药材中挑选出的100个彝族药材品种中遴选出12个(其中备选2个)进行标准研究制定,已上报省级相关部门。深入挖掘整理民间老彝医宝贵用药经验和经典名方,首批公布彝医经典方剂20公布了彝医医疗技术规范353个,申请获准化疫解毒合剂全省新冠肺炎防治院内制剂用药并不断开展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进行培训推广。五是开展彝药引种驯化、种植、养殖、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开发等,对还阳参(万丈深)、鸡根、五气朝阳草、红大戟、小红参、蓝布正(回阳草)等矛盾较为突出、较为匮乏,野生的现在太少的彝药开展引种驯化、种植、养殖、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仿生栽培人工管护等技术规范化措施推广应用。

(三)高强度推进彝医药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一是彝医药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彝族医药(彝医水膏药疗法)彝族医药(彝族药认知方法)已分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我州出版了《彝药志》、《中国彝族医药基础理论》、《中国彝族药学》等十六部彝医药专业书籍。二是彝医药相关书籍编撰有序推进。20188月,滇川黔桂四省区第十七次彝文古籍协作会议在楚雄州召开,会议决定启动《中国彝医药典籍》编纂工作。201812月,州政府发文成立《彝医药典籍》编辑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彝医药典籍》编纂被列为云南省民族文化百项精品扶持项目,目前楚雄州已经完成《峨山彝族药》正在印刷前最终审稿;《药理经》、《元江彝族药》目前正在收集和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搜集彝族民间包括口碑文献在内的彝医药文献,开展民间验方、秘方、祖方和技法的征集,《医病好药书》、《药物配方书》、《医病书》药名、病名考证、初校已经基本完成,正在第4遍审稿,《彝族药书》正在编写中。编纂楚雄州乡土志——《楚雄彝医药志》编纂工作完成,已经于2022年初出版发行。三是科技平台不断增多。在云南省彝医医院建立了全国首个彝医药院士工作站侯惠民院士工作站,朱兆云专家科技服务工作站等32个站(室)有序推进、共建共享,郑进教授被楚雄州人民政府聘为楚雄州首席彝医药专家。全州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户,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户,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户,州级企业技术中心8户。四是成果转化应用再创新高。在传承和利用中彝医文化中打造批药茶、药膳养生保健产品,不断提升中彝医药产业附加值,推出了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彝药新药和制剂品牌,如:全国独家品种40个,省内独家产品86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8个,国食健字保健食品批文11个,彝药院内制剂24种、在研产品40余个,研制治未病产品膏方20种、茶方10种、香囊6种、足浴散5种;盘龙云海药业集团研发生产的排毒养颜胶囊、大姚金碧药厂研发生产的咽舒欣口服液、雁塔药业研发生产的痢宁片、楚雄天利药业研发生产的紫丹活血片、云南省彝医医院研发推出的养胃解毒胶囊、利胆解毒胶囊、紫灯胶囊、止泻胶囊等,还有降脂通脉胶囊、肠胃舒胶囊、恒古骨伤愈等150余种彝药成药被纳入国家药品标准,获得生产批准文号。五是中彝医药文化宣传进入新阶段。一方面是以中彝医药知识进校园活动为切入点,积极开展中彝医药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六进活动,医疗机构、全州中小学幼儿学校庭院绿化、栽培盆景鼓励以中彝药植物为主,并标明药物名称(含中文名、彝文名、拉丁文名、英文名)、主治、功效及二维码,开展中彝医药知识进校园讲座等方式,对中彝医药知识进一步广泛宣传,全州人民群众对中彝医药知识知晓率极大提高;第二方面是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力度,打响彝族医药品牌声誉,通过州庆、南博会、科技入楚、彝医药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滇川黔桂四省区第十七次彝文古籍协作会等活动大力宣传彝族医药,扩大彝族医药影响力和提高知名度;第三方面是全国第一个以彝医药为主题的中国彝医药博览馆建成并投入运营,成为云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将中彝医药文化向世人展示,全州形成全社会信彝医药、爱彝医药、用彝医药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彝医药的良好格局。

二、下步工作计划

我们要继续把彝医药作为优秀民族文化来传承、作为全民健康事业来加强、作为支柱产业来打造,从坚定文化自信和建设健康中国、健康云南、健康楚雄的政治高度,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彝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我州彝医药做强做大,使彝医药成为启动彝州新跨越的动力引擎。

感谢对我州卫生健康事业、彝医药发展的关心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希望们继续关心、重视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楚雄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