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MB0U609087-/2022-0301003 公开目录: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楚雄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11日 文  号:
标 题:
楚雄州卫生健康委对州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216号提案的答复
成文日期:

楚雄州卫生健康委对州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216号提案的答复

楚卫复〔202142

 

对州政协十届次会议第216号提案的

 

民建楚雄州委

们提的关于加快我州中彝医药健康产业,推动健康楚雄建设的提案,已交由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们对我州卫生健康事业,特别是对中彝医药事业发展的支持和关心。

彝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和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卫生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彝医药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楚雄州是彝族医药的发源地和主要传承区,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彝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把彝医药事业发展列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他作为一种优秀民族文化来传承和保护,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发展,作为一项全民健康事业来推广;将彝医药发展与健康楚雄建设、生物医药和大健康、健康生活目的地打造有机结合起来,作出了把彝医药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的战略部署,确立了打造中国彝药之乡的战略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促进彝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推动彝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201891日颁布实施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它从法律的层面保障和规范了我州彝医药的发展,为彝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服务保障和法律保障。

一、中彝医药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助推健康楚雄建设成效

根据你们的提案,我们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彝医医疗服务体系。2020年末,全州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1781个,其中,中医医疗机构16含民营5。全州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在岗职工2443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451中医类卫生技术人员2858人,2015年增加1162人,增长68.51%执业(助理)医师6780人,其中: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1205人,比2015年增加727人,增长152.09%;全州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7201张,其中:中医医疗机构床位3487张,比2015年增加944张,增长37.12%;全州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为79.34%,其中:中医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平均为83.63%;全州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1589.7万人次,其中,中医医疗机构全年诊疗人次235.9万人次,比2015年增加117.8万人次,增长99.75%,全州医疗机构总出院49.14万人次,中医出院人次12.6万人次,2015年增加2.21万人次,增长21.29%一是优化组合医疗资源,整体提升服务能力,成立了楚雄州中彝医医疗集团,搭建了州县乡村四级中彝医协作体系,目前有167家机构参加。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内涵建设。财政投入2000余万元,实施了2个国家重点专科,16个省级重点专科专病,7个县中医院急诊急救能力提升、19个州级重点专科专病、7个县彝医医院信息化建设、112个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改造建设、780个村卫生室中彝医药技术能力提升项目。三是实施中彝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州县市乡建设中彝医名医馆、中彝医治未病中心、中彝医康复中心;州县市妇幼保健院建设中彝医妇幼保健康复中心;州县市综合医院建设中彝医科;村卫生室建设中彝医服务室。10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5.64%的村卫生室均能提供中彝医药服务。四是双柏县、武定县公立中医医院正在建设,计划在2022建成投入使用。目前,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均能提供中彝医药服务,基本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彝医药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二)加快完善彝族医药理论体系。在楚雄州境内发掘的《齐苏书》(明代彝医书)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彝族医药古籍文献,成书于公元1566年,比李时珍《本草纲目》早12年。1902年彝医曲焕章研制的云南白药,至今仍是彝药的精品和代表。目前,一是我州出版了《彝药志》、《中国彝族医药基础理论》、《中国彝族药学》等十六部彝医药专业书籍。《彝药志》中收录的彝药品种多103种。彝医药典籍编撰工作稳步推进20188月,滇川黔桂四省区第十七次彝文古籍协作会议在楚雄州召开,会议决定启动《彝医药典籍》编纂工作。201812月,州政府发文成立《彝医药典籍》编辑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彝医药典籍》编纂被列为云南省民族文化百项精品扶持项目,目前楚雄州已经完成《峨山彝族药》稿;《药理经》、《元江彝族药》目前正在收集和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搜集彝族民间包括口碑文献在内的彝医药文献,《医病好药书》、《药物配方书》、《医病书》药名、病名考证、初校已经基本完成,《彝族药书》正在编写中。编纂楚雄州乡土志——《楚雄彝医药志》编纂工作完成已经出版发行。总之,我们的彝族医药理论体系逐步完善。

(三)彝医药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一是抓好学历教育。积极争取云南中医药大学、楚雄医专开设彝医学、彝药学专业全日制本科、专科学历教育。二是强化院校合作。州人民政府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签订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在楚雄州中医院加挂云南省彝族药学院牌子的框架协议。全面启动了本科彝医药教材的编写,目前云南省彝医医院已编写出版了5册书。三是抓实人才培养。云南省彝医药研究所有学科带头人有5名;已实施中彝医师带徒教育9期,带出徒弟30名,有云南省名中医2名、云南省荣誉名中医1名、云南省基层名中医6名,有全国最美医生、中国好医生1,有彝乡名医30名;为基层免费定向培养中彝医学生66名;根据《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规定,考核认定了彝医医师430名。制定下发了《楚雄州2021年彝医药知识培训实施方案》(楚卫通〔20215),由楚雄州卫生健康委主办,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楚雄州中医医院和楚雄州中彝医药学会具体承办,2225名长期在基层开展彝医疗活动的人员(包括医疗机构内、民间)进行了彝医药知识培训(正在培训着4批次发放民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证10人,其中,7人已经执业注册并在医疗机构合法执业。

)彝药质量标准体系逐步形成。一是《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版》的第二册、第四册和第六册为专门收载彝药质量标准的分册,共制定收载彝药药材标准165个。彝药的质量标准研究与建设工作逐步进入到地标升国标的阶段,目前已经收载进入国家药典的彝药约有150余种。二是积极争取云南省彝药材标准制定项目并得到项目支持,专家从众多彝族习用药材中挑选出的100个彝族药材品种中遴选出12个(其中备选2个)进行标准研究制定,已上报省级相关部门。三是深入挖掘整理民间老彝医宝贵用药经验和经典名方,首批公布彝医经典方剂20公布了彝医医疗技术规范10个,申请获准化疫解毒合剂全省新冠肺炎防治院内制剂用药并不断开展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进行培训推广。

彝药新药研发生产全面加强。一是彝药新药和制剂的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推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彝药品牌。其中:全国独家品种31个,省内独家产品86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8个,国食健字保健食品批文11个,全州在研产品40余个。研制治未病产品膏方20种、茶方10种、香囊6种、足浴散5(都没有批号)。如盘龙云海药业集团研发生产的排毒养颜胶囊、大姚金碧药厂研发生产的咽舒欣口服液、雁塔药业研发生产的痢宁片、楚雄天利药业研发生产的紫丹活血片、云南省彝医医院研发推出的养胃解毒胶囊、利胆解毒胶囊、紫灯胶囊、止泻胶囊等,还有降脂通脉胶囊、肠胃舒胶囊、恒古骨伤愈等150余种彝药成药被纳入国家药品标准,获得生产批准文号。二是全州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户,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户,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户,州级企业技术中心8户。建成院士工作站4个、专家工作站2个,彝医药研发中心4个,彝医药研究院1个(即:在楚雄州中医医院设立了云南中医药大学彝医药研究院。全州十一五以来43项中彝医类科技成果获州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国家级1项、省级3项、州级39项),组织实施国家科研支撑项目2项,楚雄州党政一把手科技工程2项。全州有医疗机构院内制剂84种,其中:云南省彝医医院研发出了降脂灵胶囊、温肾药酒、金虎通淋胶囊等24种彝药院内制剂、彝药保健品2个,养胃解毒胶囊、利胆解毒胶囊、紫灯胶囊和饿求齐胶囊获得国药准字号。三是在云南省彝医医院建立了全国首个彝医药院士工作站侯惠民院士工作站朱兆云专家工作站、熊磊名医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张良英名医工作室二级工作站鲁元学博士工作站32个站(室)有序推进、共建共享,郑进教授被楚雄州人民政府聘为楚雄州首席彝医药专家。为新彝药制剂开发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彝医水膏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四是在楚雄庄甸医药园占地30亩,建设中国彝医药博览馆楚雄州中彝药研发制剂中心2020819投入使用。五是我们已经开展彝药引种驯化、种植、养殖、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开发等,对还阳参(万丈深)、鸡根、五气朝阳草、红大戟、小红参、蓝布正(回阳草)等矛盾较为突出、较为匮乏,野生的现在太少的彝药开展引种驯化、种植、养殖、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仿生栽培人工管护等技术规范化措施推广应用。

(六)推进彝医药康养产业发展。一是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在养老机构中广泛开展中彝医药健康养生保健服务,推进康养融合发展。全州现有各类养老机构319个(含在建项目),床位13246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30.7张;全州102家养老机构按照就近就便、互利互惠的原则以及老年人医疗康复的实际需求与属地医疗机构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初步实现养老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二是中国楚雄彝医药康养示范园开园运营。于2019724日建成开园运营,目前中国·楚雄彝医药康养示范园已建成康养住宿区、彝医药文化街、最美菜市场、茶花石街、彝药浴文旅酒店等业态,覆盖了吃、住、康、娱、游等全过程,已有1000多户居民、300多种业态入驻,其中开展医疗、预防、养生、保健服务的专业机构近30家、产品近百种。三是启动《楚雄州十四五健康养生产业规划》编辑,助推产业发展。四是将中彝医药融入所有政策,抓好彝医药健康养老健康食品健康旅游健康运动产业发展。力争全州卫生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以上文化、娱乐、体育业营业收入均增长30%围绕突出彝医药特色,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目标,将中国·楚雄彝医药康养示范园升级打造成彝医药康养示范区,并作为民族团结示范区特色旅游示范区特色文化展示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打造,把楚雄打造成最美宜居地区。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有序推进。南华县、牟定县、姚安县、永仁县、元谋县、大姚县、楚雄市、禄丰市8县市已成功创建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计划9月底迎接国家对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检查评估。中彝医机构建筑风格、办院理念、院歌院训、庭院绿化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彝医药特色。着力推进中彝医药六进(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提高公众对中彝医药知识的知晓率。通过州庆、南博会、科技入楚、彝医药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滇川黔桂四省区第十七次彝文古籍协作会等活动大力宣传彝族医药,扩大彝族医药影响力和提高知名度。

二、下步工作推进计划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目标,努力从以下五方面抓好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彝医药挖掘、创新、发展力度,联合滇川黔桂四省区稳步推进《中国彝医药典籍编撰工作,继续加大中彝医药传统知识(包括生命知识、养生知识、疾病知识、诊法知识、疗法知识、针灸知识、方剂知识、药物知识等)进行抢救性调查、挖掘和收集整理以及研究开发应用。

(二)建立以中彝医全科医师为重点的人才培训机制,选派人员参加中彝医全科医师、骨干医师等各项培训,集中对乡村医生开展中彝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持续开展乡、村医生一对一传帮带培养,全力提升全州中彝医药服务能力

(三)继续强化彝药濒危品种的引种驯化、种植、养殖、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力度。

(四)继续加大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的战略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开发研究彝药新药,持续推进专家工作室建设,提升科研转化应用能力,加强彝药新药申报注册,从整体上提升彝药新药的研发和转化应用水平能力,做好《楚雄州十四五健康养生产业规划》,助推产业发展。

(五)持续强化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州提升彝医药在全国的影响力,积极争取彝族医药进入国家民族医药体系建设范畴,打响彝药之乡品牌,传承保护并开发创新,发挥品牌效应,使彝医药成为启动彝州新跨越的动力引擎

再次感谢们对我州卫生健康事业、中彝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关心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希望们继续关心、重视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楚雄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