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楚雄州深入践行“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理念,构建产业“全链条”、企业“全周期”、项目“全流程”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积极主动赋能“三大经济”加速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围绕“资源经济”,打造产业“全链条”服务
聚焦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现代农业和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为重点的楚雄州5个千亿级、6个百亿级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各县(市)因地制宜设置产业办事专窗,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全产业链政务服务增值化服务。比如,元谋县在政务服务大厅开设“果蔬外销专窗”,为企业提供蔬菜、花卉、种业等农业发展的惠企政策咨询、帮办代办和协调等服务;南华县结合野生菌特色产业设立松茸采集“一件事”专窗,将原本需要省、州、县三级受办的3个事项集成“一件事”,实现松茸采集证“一站式”办理。在绿色硅、钛、钒钛、智能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组建“助企兴链帮办团”,定期深入企业和项目一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难题,开展政策解读咨询,并对企业新建项目审批手续采取协调联系、代理跑腿、跟踪服务等方式帮助企业加快审批进度,有力助推产业在建链补链强链上提速提效。
(二)围绕“园区经济”,打造企业“全周期”服务
建立产业园区政务服务工作机制,在高新区、产业园区等设立政务服务工作站11个,发挥园区“政务管家”职能,联合打造企业身边的“微型服务大厅”,做到企业诉求、员工需求联动回应、即接即办,实现税务、医保、社保等2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受理、一窗服务。县(市)政务服务管理部门牵头,整合发展改革、财政、工信、科技、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服务资源,组建“政务服务大篷车”服务团,开展集中服务进园入企活动,2024年以来走访企业689个,协调解决贷款难、招工难等问题535个,最大限度为经营主体提供“贴心”服务。将能有效加快园区重点项目落地的省、州、县级审批事项赋权园区行使,楚雄高新区承接31项,禄丰、牟定、武定产业园区分别承接23项、46项和11项,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三)围绕“口岸经济”,打造项目“全流程”服务
把招商引资项目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创新推出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帮办代办工作机制,印发《楚雄州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帮办代办协同联动服务指南》,梳理《帮办代办联动审批事项及材料清单》,对重大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从线下预审到网上申报,实现全程跟踪、全程帮办代办,做实项目审批“问需、解需、保需”的“保姆式”服务。推行“拿地即开工”“小型低风险社会投资项目取消初步设计”“以函代证”等极简审批模式,项目审批提速达70%以上。比如,投资8.5亿元的永仁县致信300兆瓦/600兆瓦时独立储能示范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5个月,投资180亿元的云南德胜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一期项目仅17个月就实现项目点火投产,跑出了项目落地建设“新速度”。将“跨省通办”清单拓展至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文旅经营许可等领域,实现“旅居+产业”需求全覆盖,让到楚雄投资的客商“足不出省”即可在楚雄开办企业,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便利化服务。
二、改革成效
楚雄州通过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创新推行“三全”服务模式,政务服务由“坐等服务”向“走出去服务”转变,以服务加法赢得办事减法,有效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和项目服务水平。企业设立、简易注销等13项涉企“一件事”实现高效集成办理,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0.5个工作日以内,水电气网报装平均耗时压缩至6.93个工作日,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至50个工作日以内。2024年全州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率达94.4%,位居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全州累计服务重大项目19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2个),同比增加107个、增长128.92%。(来源:云南省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典型经验案例 作者:陆志刚 谢清高 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