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高新区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多举措推动党建工作与园区发展深度融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园区营业总收入693.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39.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综合实力在全省89家开发区中位列前10,成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阵地和增长极。
组织建设方面,构建“产业链党组织+链主企业党组织+链上企业党组织”党建矩阵,设立生物医药、新材料等5个行业党总支,形成全域党建网络。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方式,新增党支部8个,发展党员24名,储备入党积极分子61名,选派60名党建指导员下沉企业,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施“六大工程”强基固本,打造“红色港湾”党群服务阵地,建成党群活动服务中心1个、党群工作服务站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8个,培育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摩尔农庄等示范品牌,形成“大党建、大服务、大管理”格局。
资源整合方面,依托党群活动中心开展党建联建活动46场次,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党组织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深化“创指贷”金融试点,累计发放贷款2亿余元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出台人才特区10条措施,推动校企合作与人才引育,联合高校建立“人才飞地”和产学研平台。去年以来,引进博士2人、硕士3人,累计拥有省知识产权人才8人;推出“彝楚高新人才码”,促成190名人才和企业双向匹配;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产教联合体建设示范项目被纳入省首批人才工作示范项目备案名单。
服务机制创新方面,组建13支机关党员先锋队,推行重大项目服务专班机制,全程跟踪解决项目难题,“三新”党建服务先锋队指导企业组建党支部,协调解决诉求;云甸化工园区规范化建设、滇中有色再生铜资源循环利用基地20万吨阴极铜建设等重大项目攻坚提速。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全省首创“拿地即开工”模式,审批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设立“24小时智能审批工作站”,105项业务实现“自助办”,企业开办时间缩短30%。通过“政策直通车”“服务满意度回访”等机制,去年以来,解决企业难题102个,惠企政策覆盖率达98%。
科技创新领域,园区强化创新主体培育,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2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9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户、专精特新“小巨人”2户、独角兽企业1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专利授权390件。依托23个省级研发平台,培育出排毒养颜胶囊、灵丹草颗粒等知名品牌。“党建+科创”双轮驱动,实施“红色引擎”计划,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73户,新增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专家工作站4个。率先在全省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成功转让专利46件,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71亿元。(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周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