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窗口,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党群关系的“连心桥”,更是基层治理的“温度计”。在楚雄州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开办综合窗口,有位“窗口匠人”——楚雄州市场监管局首席代表罗海涛。他把看似普通的工作打磨成传递城市温度的“窗口”,让政务服务既有政策执行的“精度”,更有人文关怀的“温度”。
初心如磐:方寸窗口书写为民情怀
自2019年驻守政务服务窗口以来,罗海涛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他常讲:“窗口虽小,却是政府形象放大镜;事务虽繁,却是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所在。”在推进企业变更“一件事”改革时,某外资农产品加工企业因季节性收购急需到位资金,却在跨部门业务协调中受阻。他迅速启动跨部门协调机制,将原本需5个工作日的流程压缩至8小时。当企业负责人送来“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锦旗道谢时,罗海涛在笔记本上写道:“群众的笑容,是对改革成效最好的验收。”
匠心筑梦:绣花功夫雕琢服务品质
在“高效办成一件事”系统上线攻坚期,罗海涛亲身体验“三维体验”行动,化身办事群众“全流程跟踪”,转换角色“陪同办理”,邀请企业“反向测评”。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推动窗口服务实现三个跨越:办事指南从“能看懂”到“好操作”;审批时限从“限时办”到“即时办”;服务模式从“坐等审批”到“上门预审”。2024年省级“好差评”系统数据显示,该窗口连续12个月保持100%满意率,其中“非常满意”占比达99%,创全州政务服务质量新标杆,获赠8面锦旗。
创新突围:改革锐气破解发展难题
面对大型企业分支机构认证难题,楚雄州在全省率先对邮电、石化等大型企业分支机构免于认证。某石化企业区域经理感慨:“过去办理分公司变更,流程繁琐、时间跨度长,现在当天就能拿证,解了燃眉之急!”这项创新做法被省市场监管局作为典型经验推广。在助企纾困方面,罗海涛践行“三色预警”服务体系:招商项目“绿灯”快办,重点企业“黄灯”提醒,困难主体“红灯”帮扶,在全省树立“楚雄速度”典范。
同心致远:团队力量浇灌服务之花
作为窗口首席代表,罗海涛提炼出“三师”工作法:做政策解读的“翻译师”,将生硬审批标准转化为可视化导图;做企业健康的“诊疗师”,建立经营风险“病例库”提前预警;做群众办事的“家庭教师”,用接地气的工作方法拉近与办事群众距离。听到办事群众说:“你们比教孩子的老师还有耐心。”所有付出都变得意义非凡。
望着政务中心“为人民服务”的金色大字,罗海涛坚定地表示:“改革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把每个办件都当成艺术品雕琢,让营商环境既有速度更有温度!”这,就是新时代政务服务工作者的初心答卷。(来源:楚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