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5772884674-/2025-0418007 公开目录:业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政务服务管理局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8日 文  号:
标 题:
楚雄州政务服务“四个聚焦”抓改革 着力培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成文日期:

楚雄州政务服务“四个聚焦”抓改革 着力培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近年来,楚雄州政务服务系统牢固树立“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服务意识,用好“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的抓工作“三部曲”,持之以恒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创新,着力延伸服务触角、精准降本减负、深化模式创新、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扩面增值,不断厚植培优民营企业发展土壤,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全州经营主体数达37.6万户,比2021年增长72.57%;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069.2亿元,占GDP比重为53%,比2021年同期增长288.87亿元、占GDP的比重增长4.5个百分点。

一、聚焦渠道优化抓改革,着力为企业打造便捷的服务环境。推进“一门办、就近办、一窗办”改革,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打造“线下只进一门”“服务只找一窗”的办事渠道,为经营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一是优化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一门办”。统筹推进服务基础“大改善、再提级”,州、县市政务服务场地平均面积达7500平方米以上,乡镇、村(社区)服务场所按照“六有标准”进行达标改造,形成了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只进一门”的四级政务服务体系。二是推动综合服务窗口改革实现“一窗办”。以“1+N”(1个无差别综合区、N个分领域综合服务区)模式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州、县市共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52个,进驻事项4875项。 整合企业开办、要素保障、金融服务等功能在州、县市设立企业服务专区,实行受理和审批分离,实现经营主体办事由跑“多窗”向跑“一窗”转变。三是延伸服务渠道进园入企实现“就近办”。推动政务服务“进园入企”,在高新区、产业园区等设立政务服务工作站11个,把“审批窗口”下沉到园区,精准赋予楚雄高新区和禄丰、牟定、武定产业园区省州行政职权,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助力“园区经济”发展提质。截至目前,全州4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8户,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省89个园区平均水平。

二、聚焦资源集成抓改革,着力为企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围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平台整合共享、维护公平公正、减轻企业负担等改革和模式创新,着力营造信心提振、活力增强、动能激发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一是整合共享,提升公共资源配置韧性。在全省试点推行招标计划提前发布、招标文件预公示制度和实施中标通知书在线发放、合同在线签订工作举措,拉长要素信息链条。将48宗16.39亿元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国有林权、水资源、自然风光、公共停车等特许经营权纳入平台交易,增强资源配置韧性,让经营主体有更多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二是破除壁垒,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以场所建设标准化、服务管理标准化、服务行为标准化为抓手,率先推动跨州市区域联动评审和跨省远程异地评审,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100%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全省工程“大循环”运行,有效破解本地专家“熟面孔“圈子化”“常委专家”等问题,为经营主体提供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招标投标环境。三是降本减负,释放经营主体发展动能。推行“四个取消”零收费、多元化保证金收退、电子卖场、电子保函保险应用等措施,以服务之“优”解企业之“忧”,近3年共推行使用保险保函项目1890个3.88万笔次,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落实投标保证金减免政策,共为投标企业减免保证金3.14亿元,减免率达66.16%,经营主体的活力进一步激发。

三、聚焦服务创新抓改革,着力为企业打造高效的办事环境。推进数字赋能、系统集成、套餐定制改革,突出服务“优”、办事“实”、程序“简”,实现经营主体“少跑腿”与 “多办事”产生聚合效应。一是强化数字赋能升级服务“智慧快办”。建立统一政务服务入口、规范网上办事标准、优化网上办事流程、整合政务服务数据资源,全州5.19万项政务服务事项入驻政务服务平台“一张网”,网上可办率和全程网办率分别达99.65%、96.69%。汇聚全州89类780家部门268.07万条电子证照数据,推进139类电子证照互通互认,为经营主体办事提速降本。二是强化区域协同推动异地“跨域可办”。在全省率先实现医疗保障部门42个事项和公安户籍业务“州内通办”。建设智慧政务“跨省通办”模块,通过“用户身份互认、事项标准统一、数据跨域共享”等方式,接入全国19个省市“跨省通办”平台,157项事项实现跨省受理、办理,全州共办理“跨 省通办”业务8.61万件,实现经营主体和省外员工跨区域 “无感”办理政务服务。三是强化服务集成改革实现“一次好办”。围绕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化改革,企业信息变更、信用修复、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等13个涉及企业经营发展的“一件事”实现了“找一个窗、一套材料、一次申报、只跑一次”高效办成,办理时限、跑动次数平均压减86.17%、93.72%,不断提升经营主体的获得感。

四、聚焦增值拓面抓改革,着力为企业营造暖心的投资环境。推进“承诺办、免申办、帮代办”改革,打造场景应用驱动服务供给创新,着力提供更精准、更贴心、更专业的办事服务。一是强化审管联动,推动容缺事项承诺办。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服务模式,梳理公布40项容缺受理和122项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清单,对可 容缺材料暂缺或存在瑕疵、申请人书面承诺限期内补齐补正的先予办理。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0.5个工作日以内,水电气网报装平均耗时压缩至6.93个工作日,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至50个工作日以内,为企业抢占市场赢得了先机。二是着眼精准主动,推动政策服务免申办。全面开展涉企政策申报、审批、兑现等环节清理优化,取消申报材料兜底条款,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让服务流程精准、高效“瘦身”。整合发改、财政、工信、科技、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组建“政务服务大篷车”服务团进园入企,把政务服务送进园区企业、送达项目现场,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累计推送惠企政策9943条。三是聚焦扩面增值,推动政务服务帮代办。在全省创新首推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帮办代办“四化”工作机制,聚焦经营主体开办设立、经营发展、项目建设、投工投产、融资上市等环节,打造定制化、套餐化、模块化的涉企服务场景,累计服务重大项目783个。全程帮办的投资15亿元元谋远达温泉康养城项目实现从签约到落地投产仅8个月的项目建设“楚雄速度”;投资8.5亿元的永仁致信300兆瓦/600兆瓦时锂离子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帮办代办仅用时5个月就投产并网,为企业加快投产出效益赢得时间。(来源:楚雄改革快报    作者: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