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围绕“军人退役一件事”高效办工作目标,以“如我在办”意识,在资源整合、流程优化、联动办结等方面大胆闯勇尝试,开启军人退役“返乡即落户、保险有接续、就业不等待”高效服务新模式,为退役军人幸福“加码”。
聚焦部门联动“建链”。围绕“跑多次、填多表、找多窗”等难点堵点,印发专项工作方案明确部门职责、节点任务、评价标准,专班推进工作落实。率先在全省推行州内户籍办理异地授权模式,将落户工作整合到县级政务服务窗口,采取集体研究、分步突破、个案会审、综合论证等措施合力攻坚。召开3次专题会议集中破解退役登记与预备役填报“一窗统计”、户籍办理授权账号最优化推广、社保和医保关系转接“多表整合”等重点环节,对9个服务事项实施渐进式融合,建立以部门主责为牵引的联动工作链。
聚焦闭环运行“补链”。围绕健全完善服务机制,在县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置“综合服务窗口”,采取发放服务指南等措施书面告知办理流程和必备资料,根据窗口承接能力分批集中办理,形成“1次告知+1次办理”的服务模式,确保退役士兵不折腾、不等待。推行“一窗受理”模式,对每个服务事项采取“一表填报”,由综合窗口一次性完成涉及部门所需信息和材料的收集,确保退役士兵不辗转、不往返。建立服务事项分类处置机制,根据退役士兵办理需求分配办理清单,对退役信息采集和预备役登记,实行计划内填报,对户口恢复落实需求性服务,对社保和医保关系转接强化引导式办理,军人退役实现闭环运行。
聚焦服务提质“强链”。围绕提升有感度,将高效办事贯穿始终,对相互独立的服务事项由职能部门及时承办,退役士兵填报一次性经济补助领取信息、登记预备役、转接社保和医保关系实现并行推进。“线下”,整合各类数据表格,建立综合窗口服务效能评价机制,按“填表半小时”的标准综合统筹9个服务事项所需填报资料,“多部门”申报实现“一窗式”受理。“线上”,积极探索分送部门审核资料的新路子,打通退役士兵医保关系转接等数据壁垒,实行办理结果分类反馈机制,公安、人社、医保、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分别对身份证核发、社保和医保关系转接、一次性经济补助发放等事项履行办理情况反馈责任,各类办件结果全部实现“送件上门”。
聚焦效应集成“延链”。围绕退役军人就业为目标,明确县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为“军人退役一件事”高效办的主责机构,负责全面统筹军人退役后的各类服务保障工作,既抓实规定的9个服务事项,又不断丰富服务内涵,在退役报到环节,积极推动由简要信息登记向“信息采集和优待证申领”转变,对退役士兵数量相对较多的县市集中工作力量批次办理,确保同类信息退役士兵只用跑一次便可完成采集。在档案审核环节,同步开展伤残抚恤关系转接,确保退役士兵一次审核、不再反复。在就业创业服务环节,在“安好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用好人”,单设个人特长、培训意愿、就业方向等信息采集要素,并由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和信息化中心以数据模块跟踪管理,确保一次报到既能轻松落户又能便捷就业,“少跑腿”与“多办事”真正产生聚合效应。(来源:云南网 作者:卜光蕊 刘旭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