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5772884674-/2020-0518001 公开目录:部门动态 发布机构:楚雄州政务服务管理局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18日 文  号:
标 题:
“一颗印章管审批”破题减负增效
成文日期:

“一颗印章管审批”破题减负增效

—— 楚雄州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纪实 ( 上 )

新闻速读:2017年初,楚雄州选择试点在云南省率先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作为全省第一个“吃螃蟹”的改革,三年多来,楚雄州通过实施“一颗印章管审批”破解“公章旅行”和“审批长征”难题,实现了政府权力的“减法”、管理服务的“加法”,换取了市场和社会活力的“乘法”,“一颗印章管审批”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其经验和做法在全省交流推广,为“放管服”改革贡献了“楚雄智慧”。

“公司一期3GW单晶硅拉棒项目,从签约到点火试机仅用了180天,创造了业内同类项目少有的‘楚雄速度’。”楚雄宇泽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天保兴奋地告诉记者:“公司自去年12月投产至今,短短几个月产值就超1.2亿元,这与地方政府提供的‘保姆式’服务密不可分。”作为来自江西的一名企业家,彭天保对楚雄的营商环境赞叹不已,他说:“来楚雄,来对了!”

好的营商环境是“聚宝盆”。在日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19年四季度营商环境“红黑榜”评价结果通报中,楚雄州综合评分居第2位,进入“红榜”。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发展、复工复产面临诸多困难的背景下,鼓舞人心的营商环境消息,释放出企业、市场对彝州长期发展的信心,这是特殊时刻促进经济快速复苏的一剂良药。

楚雄州良好的营商环境得益于在云南率先试水的“一颗印章管审批”改革。过去,因为各行政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群众办事需要跑的审批部门很多,加之每个审批部门还有很多审批程序,不同审批部门又在不同的地方。群众“办事难”“耗时长”“跑路多”的现象时有发生,“审批之旅”周折颇多。

痛则思变。然而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仅仅停留于观念上,更应触及制度改革的层面,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楚雄州政务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谈及楚雄州行政审批改革的历程如数家珍:2011年以前是行政审批“1.0版本”,行政相对人需要跑多个部门,多头跑、往返跑;2011年,楚雄州实行行政审批“2.0版本”改革,把分散在各部门的行政许可权和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到楚雄州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由原来的“多点多部门”跨到了“单点多部门”的“物理聚合”。

改革永远在路上。2017年楚雄州实行行政审批“3.0版本”改革,以“一颗印章管审批”改革为突破口,着眼于打造政府核心竞争力,选取楚雄市、永仁县、元谋县、楚雄经济开发区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启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在县市级成立行政审批局,不仅打破了原有部门之间的藩篱,还对行政审批事项和流程进行了优化重组与整合再造,实现了从集中办公到高效办事的“化学反应”。

在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8年7月,楚雄州启动州级集中审批改革和7个非试点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现全州改革“一盘棋”,并配套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具体制度措施,有力推动了全州营商环境的优化。通过改革,政府性投资项目审批用时由185个工作日压缩为5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备案类建设项目审批用时由155个工作日压缩为42个工作日,社会事务类审批时限由20天压缩为3天……营商环境的改善,让投资者和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楚雄市茶花谷小学建设项目进入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改革前需经过发改、住建等8个部门审批,总审批时限为249日、需提供材料166份;改革后,总审批时限为60日、需提供材料120份。“‘串联’变‘并联’,管的‘婆婆’少了,不反复折腾,这样的改革受欢迎。”项目负责人郎文久说。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优良的营商环境是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定心丸”,是一个地方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一颗印章管审批”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全州各类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从2017年初的124022户增加到目前的175833户,从业人员达76.44万人。(来源:楚雄日报   记者:赵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