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5688208966-/2020-1110034 公开目录: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楚雄州交通运输局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10日 文  号:
标 题:
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31号提案的答复
成文日期:

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31号提案的答复

A

公开

 

 

 

楚交办复〔202030

 

 

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31号提案的答复

 

李亚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农村道路建设,对狭窄路面进行提升改造的提案,已交由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州交通运输系统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州委“1133”战略,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为彝州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但受客观条件影响,我州农村公路所处地形地质条件差异较大,多数处于深箐陡坡、高边坡地段,部分农村公路在原有路基上进行硬化,普遍存在公路技术等级偏低,路面窄、坡度陡、弯道急等情况,部分转弯半径不足、视线不良、临坡、临河、临崖路段存在防护设施不完善的现象。特别是部分乡、村道路受投资、地形地貌等诸多因素影响,公路路面宽度不足。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提升改造现有农村公路。十三五以来,全州共实施窄路基路面加宽工程610公里、重要县乡道改造工程300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9449公里。通过大力实施窄路基路面加宽、重要县乡道改造、安全生命防护等工程,有效增加了农村公路路基路面宽度,提升了农村公路安全行条件,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村群众出行环境。二是加强农村公路治超工作。推进乡级政府参与路产路权执法工作,加强路产路权保护,确保公路安全畅通,路域环境干净整洁舒适。在保障消防和卫生急救等应急需求的前提下,在乡、村道公路出入口设置限高、限宽设施和警示标志,加大农村公路超限运输治理力度。

    三、下步工作打算

    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简称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亲自推动实践的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工作。楚雄州农村公路事业发展将紧紧围绕四好农村路建设,着力补短板、强管养,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

    (一)建设方面。一是科学谋划,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好十四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不断推进农村公路路网建设,消除断头路,充分发挥农村公路毛细血管作用,为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保障,助推彝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二是提升改造现有农村公路。实施好直过民族农村公路通畅工程、重要县乡道、路网改造等项目;推进安全生命防护和危桥改造工程建设,2020年底全面完成乡道以上公路行车隐患路段和危桥处治;大力实施窄路基路面加宽工程,有效改善行车条件;在关键路口设置限高限宽设施和标识。

    (二)管护方面。一是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主体责任。贯彻落实《楚雄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楚雄州四好农村路建设考核办法(试行)等4个办法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围绕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以县为主,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委会作用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按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落实县市和乡镇人民政府公路管养的主体责任,提升养护管理质量。强化基层力量,乡镇至少安排12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专职人员,村居委聘用1名路政养护协管员,确保有人干事,加大农村公路管理执法力度。是推动路长制提质增效,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强化路政管理和执法能力建设,加强路产路权保护,在100%落实路长和爱路护路纳入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压实责任,推进乡级政府参与路产路权执法工作,加强路产路权保护。三是建立农村公路管护长效机制,今年内推动出台《楚雄州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细则》。在继续落实农村公路养护工程“7351”的补助标准基础上2021年起,提升省、市、县三级公共财政一般预算资金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县道每年每公里10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5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3000元,切实加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投入。

    感谢州交通运输事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楚雄州交通运输局

                                 20201026

 

(联系人及电话:李旺林   3122429

 

 

抄送:州政府办公室,州政协提案委,共印5份。

楚雄州交通运输局办公室                  2020102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