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公开
楚交办复〔2019〕12号
对州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1号建议的答复
普开英、王明芹、杨荔晴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农村公路建设,一直是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工作。“十三五”以来,州交通运输局通过指导各县市扎实做好电子地图等基础数据库,积极向上争取政策,累计争取中央、省补助资金37.18 亿元,组织新改建农村公路近4900公里。2017年,我州实现了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提前完成了部、省交通扶贫规划基本目标。同时,还开展了县乡道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窄路基路面加宽改造、撤并建制村、直过民族自然村、深度贫困县自然村、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危桥改造等一系列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对于村组公路建设,长期以来,州委、州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从2006年以来,以“民修公助”的形式,部分县市逐步推进2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开展“通路工程”建设,以改善全州自然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以扶贫部门整村推进、村民“一事一议”为重点的村内户外道路硬化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十三五”以来,我州结合国家和省各项政策,启动了直过民族20户以上自然村、深度贫困县50户以上不搬迁自然村公路建设,预计至2019年底,全州将新增自然村硬化路1850公里。按照现行贫困村出列标准:“道路硬化到村。县城、乡(镇)到建制村通硬化道路,且危险路段有防护措施。”目前,全州所有贫困村公路均已经达到了脱贫出列标准要求。
2017年实现所有建制村通路后,近年农村公路发展主要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部署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2018年7月,楚雄州人民政府印发了《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楚雄州农村公路管护路长制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州近年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目标要求和工作责任,重点是要以“四好农村路” 建设为纽带,着力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建立健全“四好农村路”建设长效体制机制,推动“四好农村路”从以建设为主向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协调发展转变。
根据各县市交通运输局2018年统计,我州仅5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共计有5500公里左右需要硬化,除去武定县已有省支持的1032公里,尚有4500公里无上级政策资金支持。按照每公里60万元测算,需要投入27亿元左右。农村公路属于纯社会公益性建设,我州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省补助资金投入,州、县进行部分配套。为做好自然村公路建设相关工作,我局结合“十三五”及精准扶贫规划,在各县市公路精准扶贫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我州自然村公路建设规划,并报送州人民政府、省交通运输厅,请求省州投入资金开展村组公路建设工作。但目前,交通运输部对全国自然村公路建设,仅特殊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较大人口规模撤并建制村、云南直过民族2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建设和“沿边”自然村公路建设,省级也暂且只对深度贫困县不搬迁5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硬化建设给予补助。结合近年实践看,我州多数县市农村公路建设投入主要仍是依靠上级补助资金,由于我州财力有限,在无上级政策支持情况下,尚难以大规模启动村组公路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向省交通运输厅的工作汇报和政策争取,争取上级在项目和资金上继续给予我州倾斜,待后续普惠政策明确后逐步推开一定规模自然村公路硬化建设。加强向州人民政府的工作汇报,做好同州财政局的沟通协调,保障农村公路建设各项州级配套资金足额到位。指导各县市做好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库的完善,加强农村公路技术标准的研究,监督各县市交通运输局落实好质量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实好《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楚雄州农村公路管护路长制实施方案》,督促各县市强化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责任,落实工作任务、资金投入、机构、人员及保障措施,确保任务清晰、责任明确、落实有力,早日改善全州村组公路通行条件。
感谢你们对我州交通运输事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楚雄州交通运输局
2019年8月30日
(联系人及电话:李旺林 3122429)
抄送:州人大选联工委,州政府办公室,共印7份。

楚雄州交通运输局办公室 2019年8月3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