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青山嘴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各县市水务局,州大海波水库管理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按照水利部、省水利厅有关工作部署,州水务局制定了《楚雄州水务局关于开展白蚁等害堤动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楚雄州水务局
2023年5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楚雄州水务局关于开展白蚁等害堤动物隐患
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水利工程白蚁等害堤动物危害及防治情况普查的通知》(办运管〔2023〕136号)、《水利部办公厅关于抓紧开展水利工程白蚁等害堤动物隐患应急整治确保度汛安全的通知》(办运管〔2023〕137号)和《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开展白蚁等害堤动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云水工管〔2023〕5号)等文件精神,为扎实做好水利工程白蚁等害堤动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结合楚雄州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建立完善白蚁等害堤动物防治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制度标准体系,推动防治技术升级和推广应用,科学规范做好防治工作,加快消除白蚁等害堤动物危害,牢牢守住水利工程安全底线。
(二)基本原则
1.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长”“常”结合,深刻认识白蚁等害堤动物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和常态化要求,强化日常管理、常态防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理、早预防。
2.科技赋能、绿色防治。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白蚁等害堤动物危害防治科学研究力度,加快先进技术和设备应用,积极推广绿色防治技术,推动防治方式向高效环保转变。
3.综合治理、持续防控。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综合实施白蚁等害堤动物危害治理,持续有效控制白蚁等害堤动物危害,推动建立防治长效机制。
(三)普查对象
水库大坝及5级以上堤防。
二、主要目标
(一)2023年6月25日前,各县市和相关单位对水库和堤防等水利工程全面开展白蚁等害堤动物隐患排查,将对水库和堤防等水利工程存在严重危害的隐患纳入应急整治工作范围,建立应急整治工作台账,及时采取灭治、消除等治理措施,抓紧开展应急整治。各县市要制定应急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倒排时间表,抢抓整治有利时机,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并组织专项验收。
(二)2023年7月至2024年底前,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压实工作责任,并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及时消除工程安全隐患。
(三)2025年底前,防治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白蚁危害险情发生率显著降低。
三、工作内容
(一)明确防治工作职责。各县市水务局应明确水利工程白蚁等害堤动物防治的责任人和工作职责,做到责任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健全白蚁等害堤动物防治日常管理制度,规范开展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二)制定防治工作方案。针对水利工程白蚁等害堤动物防治各环节,各县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区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方案并于2023年6月10日前将白蚁等害堤动物防治工作方案上报州水务局备案。
(三)定期开展白蚁危害普查。水库大坝和5级以上堤防工程管理单位每年应根据蚁害情况,按照《白蚁等害堤动物危害等级评定标准》(见附件4)自行或委托专业防治机构至少组织开展1次白蚁等害堤动物危害普查(普查内容见附件1)。各县市水务局要督促水管单位全面摸清白蚁等害堤动物种类、活动规律、发展趋势、危害程度等,并将普查数据填入附件2,经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录入全国水库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核对—水库数据核对—单座水库害堤动物普查模块)。同时,对辖区内普查数据进行汇总统计,逐个工程造册存档,形成普查报告并填写报告格式后附表(普查报告格式见附件3),于2023年7月5日前上报州水务局(含电子版)。
(四)扎实做好白蚁危害预防。要把白蚁等害堤动物防治措施纳入日常运行管理、应急整治工作范围,及时清除白蚁喜食的物料,强化白蚁分飞期灯光管控,根据可能的危害情况布设引诱桩(堆、坑)等监控装置,有条件的可设置隔离屏障及智能监控设施。
(五)规范实施白蚁危害治理。各县市水务局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专业机构,选择适合本地区本工程实际的方法和技术,制定治理方案或确定治理措施,加强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精心组织实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白蚁危害治理项目完成后应及时验收,形成完整的档案资料。已实施过白蚁治理的楚雄市、牟定县、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于2023年6月5日前将整治工作报告上报州水务局。水利部、省水利厅将组织有关人员对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整治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挂牌督办。
(六)推动实现白蚁防治常态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将白蚁防治作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重要任务,纳入日常巡查、检查内容,定期开展白蚁防治效果评价。建立白蚁隐患监控和预警机制,提高防治信息化水平,落实“发现—治理—预防”循环管理,防治蚁害复发。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白蚁防治工作,强化市场信用管理,推动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七)推广白蚁防治新技术。探索生物防治措施,加大绿色防治技术推广力度,提升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水平,增强隐患发现及治理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水务局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白蚁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做好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制定重点工作任务目标,细化落实措施,确保防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加强对白蚁防治工作的监督指导,对白蚁防治工作不落实,搞形式主义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二)强化经费保障。各县市水务局要积极与发展改革、财政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多渠道筹措白蚁防治经费,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各级安排的整治经费应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已建水利工程日常白蚁防治经费应纳入维修养护范畴,列入工程管理单位部门预算或专项经费。加大对白蚁防治、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大力引进和培养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从业人员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加快建立专业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白蚁防治人才队伍。
(四)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全面普及白蚁危害及防治知识,开展防治政策和技术标准宣贯,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白蚁防治和技术研发升级。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抖音、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多层次、多方式做好白蚁防治主题报道,宣传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的重要意义、工作成效和典型案例等,营造关注白蚁危害、共筑水利工程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