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4956-/2021-0929001 公开目录: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楚雄州水务局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29日 文  号:楚水复〔2021〕43号
标 题:
楚雄州水务局关于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421号提案的答复
成文日期:

楚雄州水务局关于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421号提案的答复

高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推进河长制,加强紫甸河保护与治理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紫甸河为金沙江水系二级支流,龙川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姚安县前场镇新民村委会张家山,海拔2829米。河流由西北向南流经牟定县的腊湾、新房、建新、凤屯、楚雄市的回龙等地,于楚雄市吕合镇小天城村汇入龙川江。紫甸河流域面积为340平方公里,河长63公里,河道平均坡降为0.26%,紫甸河多年平均径流量6450万立方米。紫甸河水文监测断面为凤屯水文站,地点为牟定县凤屯乡凤屯村;水质监测断面现有凤屯站、九龙甸水库站、吕合镇共3站,地点分别是牟定县凤屯乡凤屯村、楚雄市吕合镇下紫甸村九龙甸水库和楚雄市吕合镇吕合村。2015年水质监测为Ⅲ类,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水质监测为Ⅱ类。紫甸河干流共设州级河长1名、县市级河长2名、乡镇级河长3名、村级河长10名。

根据您提出的建议,近1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高位推进,高质高效落实。严格落实“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2020年,州委书记、州级总河长杨斌高位推动、以上率下,既抓决策部署,又抓具体落实,始终坚持做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促、亲自推动,带头开展巡查督察16次,实地查看河道27条段,现场解决问题30个;州长、州级副总河长迟中华扎实履行副总河长职责,各级河(湖)长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州委常委会会议6次、州政府常务会议5次专题研究部署河(湖)长制工作,签发总河长令2个,组织召开河(湖)长制领导小组暨总河长会议1次。制定印发河(湖)长制工作要点、河(湖)长巡查工作重点等文件,出台交办督办工作规程、乡村级河(湖)长巡查工作规定、州级通报约谈制度。全州各级河(湖)长共巡河7.57万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河(湖)长制工作督察、调研15次。

2021年以来,楚雄州河(湖)长制工作持续向好,一是工作责任进一步压实。州委常委会会议3次、州政府常务会议2次专题研究部署河(湖)长制工作,签发总河长令1个,组织召开河(湖)长制领导小组暨总河长会议1次。二是履职能力进一步提高。组织18名州县级河湖长参加了水利部举办的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网上专题班的学习,对6958人次各级河湖长进行了河(湖)长制工作培训,共开展了176次河(湖)长制工作相关培训,共计培训7388人次。三是河湖保护治理成效得到提升。截至2021年8月30日,全州各级共开展巡河43127次,持续推进河湖“清水行动”,不断改善全州水环境质量,共排查出河湖“四乱”问题95个,现已整改完成93个,清理河湖库渠627条(座),清理污染物4827.87吨。各级共开展专项督查暗访332次,督查暗访发现问题164个,已整改完成160个。

(二)夯实基础工作,强化技术支撑。一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紫甸河及九龙甸水库“一河(库、渠)一策”、“一河(库、渠)一档”及监测方案工作,完成了紫甸河及九龙甸水库方案编制工作,制定《紫甸河流域保护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研究、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纳入“十四五”规划,在2025年前分批、分期、分层次逐步实施。完善紫甸河及九龙甸水库河长公示牌、水源地保护区标识牌、宣传牌、警示牌的设置。二是按时限要求全面完成了紫甸河河流管理范围划定和河流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三是2020年对紫甸河州级河长开展巡河6次,县市级河长巡河5次,乡镇级河长巡河12次,村级河长巡河54次。截至2021年8月30日,对紫甸河州级河长开展巡河2次,县市级河长巡河3次,乡镇级河长巡河12次,村级河长巡河104次,州人大督察1次,州政协督察1次。

(三)聚焦重点难点,完善治理体系。2020年楚雄市市乡两级开展“清河行动”285次、参与人员2.05万人次,出动车辆机械779台次,共清理河道1581公里,整治河道面积134.88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物1处;开展联合执法64次,出动执法人员213人次,清理各类垃圾6806.7吨,整治非法种植物面积1033平方米,河道两岸生态恢复37.57万平方米。九龙甸水库完成封禁治理面积26.1平方公里,新建沼气池481口,培育水源涵养林282亩,建成生态湿地39.37亩;团山水库完成封禁治理面积17.49平方公里,新建截污沟浇筑6公里,培育水源涵养林750亩,建成生态湿地工程37亩。

(四)广泛宣传教育,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积极倡导群众转变生产生活习惯,践行健康绿色生活方式。进一步完善河长公示牌、水源地保护区标识牌、宣传牌、警示牌的设置,采取户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介和传播手段,主动向沿河村委会、学校等发放保护水资源宣传材料,向流域上下游的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水环境保护相关知识、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支持河(湖)长制工作、保护水环境;拓宽监督渠道,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湖流域治理保护工作格局加快形成。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期待您继续对彝州水利工作给予关心和关注。

2021年9月22日

(联系人及电话:罗文鸿0878—3127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