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401G-/2020-0701016 | 公开目录:通知公告 | 发布机构:楚雄州司法局 |
主题词:普法依法治理 |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01日 | 文 号: |
标 题:
关于印发《2019年楚雄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
成文日期: |
关于印发《2019年楚雄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委普法领导小组、普法办,州委各部委办局,州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州级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属驻楚各单位:
《2019年楚雄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已经州委普法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楚雄州委普法领导小组
2019年4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19年楚雄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一年,是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楚雄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员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工作大局,主动适应普法依法治理新要求,深化宪法宣传教育,压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大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进一步推动“七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努力增强新时代全民普法的实效性,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满意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1.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此统一思想、指导工作。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第二次会议、2019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员会会议精神,推动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建设方面重要论述的学习,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力宣传我国法治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的成就。
3.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继续推进“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社会面宪法宣传教育的意见》,以落实意见为抓手,强化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学习,加大对基层社会面的宪法宣传力度,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普法办会同有关部门印发的宪法进万家、进公共交通场所、进宾馆活动方案,扩大宪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组织策划好2019年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持续掀起宪法学习宣传的强大声势。
4.加强党内法规学习宣传。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突出宣传党章及近年来颁布的党内法规,在“七一”前后,集中组织开展党内法规专题辅导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围绕州委“1133”发展战略,认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5.围绕“三大攻坚战”,找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法治同行”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研究制定《关于在脱贫攻坚中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并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推进“法治扶贫”。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金融法律法规及防范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套路贷”等知识学习宣传,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风险的能力。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配合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八个标志性战役”的开展,大力加强对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让环境保护和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6.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展主题法治宣传。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1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和人民群众关注度高的新法颁布的时机,分时段明确有关食品安全的宣传重点,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劳动人事部门针对高校毕业生、下岗转岗职工、农民工及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劳动法和相关就业、欠薪维权政策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开展国家安全法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开展加强对党和国家保护所有制经济产权和知识产权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法治宣传教育。
7.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题宣传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州委普法办、州司法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楚司联发〔2019〕2号),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题宣传活动,结合“双百”活动组织普法讲师团开展系列宣讲活动,重点加大对2019年扫黑除恶“六个延伸”的法治宣传力度,用阵地化、常态化、便民化的宣传举措把人民群众参与扫黑除恶积极性调动起来。
8.重点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坚持学法用法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推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法治化,鼓励条件适合的企业建设法治宣传教育示范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工的法律素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参与市场竞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深化“法律三进”活动,推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普法工作,探索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员法治宣传教育新途径。结合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深入推进“法律进民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法治宣传教育,积极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法治化制度环境。
9.深入推进法律进宗教场所。按照“和谐寺观教堂”和国旗、国歌、宪法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五进”宗教活动场所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进宗教场所。对照“九有”标准(有一块法律进宗教场所标识牌、有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有管理制度、有法律服务联系点、有法治宣讲、有不少于100册的普法读物或法律书籍、有一个法治宣传栏、有一个法律图书角或柜、至少有一名“法治宣传员”),扎实开展宗教场所法治示范点建设,不断增强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法治观念,逐步提高广大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爱国爱教、持戒守法意识,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传播渗透。
10.加强边远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地区普法力度。进一步总结推广“五用工作法”,加强基层普法人才的培养力度,培育一批懂彝、苗、回、傣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熟悉脱贫攻坚政策法规、具备一定法律法规知识的专兼职普法骨干,深入少数苗族聚居地开展彝、苗、回、傣“双语”普法。
三、压实责任,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
11.深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建立完善州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推动各县(市)参照州级模式全部建立“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按照机构改革后各部门的职责职权,组织编制发布州级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实现普法责任对国家机关的广泛覆盖。继续推进“双普法”和楚雄“普法品牌”的全面落实。
12.深化重点对象学法用法。落实好州委组织部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会前学法、法律知识培训、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年度述法、重大事项决策法律咨询等学法用法工作制度,认真组织年度国家工作人员网络在线学法和考试工作。
13.着力推动以案释法工作。进一步强化普法与执法、司法的融合程度,推动各行业系统编制以案释法案例汇编,并做好对司法、执法典型案例的解读。研究制定《关于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以案释法制度的实施意见》,并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积极参加司法部组织的年度“谁执法谁普法”创新案例发布推广活动。
14.落实媒体公益普法制度。认真落实州委宣传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公益普法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健全完善法治公益宣传机制,推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传播平台落实公益普法责任。积极指导推动全州各级新闻媒体和各行业各部门建立“以案释法”推送机制,利用好“以案释法”媒体阵地,制播一批有针对性的“以案释法”优秀节目。
四、创新思维,深入推动彝州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15.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推动县市、乡镇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一条街、法治文化中心等法治文化阵地,推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中融入法治文化元素,实现法治文化阵地向基层、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主动配合省司法厅对已建设省级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的验收、挂牌工作,完成大姚、姚安县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任务,充分发挥已建成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作用。
16.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彝(苗、回、傣、傈僳)族文化、村规民约的契合点,用民族文化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村规民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17.积极开展形式多样法治文化活动。积极参与第十六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和“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参与第十三届全国百家网站、微信公众号法律知识竞赛,参加全省“法治动漫”微视频大赛。积极开展“法律六+N进”活动,以“校园安全周”“国家宪法日”以及各种各类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发挥各县市小彝剧、花灯、梅葛、莲花落、左脚舞等民族文化表演优势,创作一批有影响力的法治文化与民族文化相融的法治文艺节目,深入街道、集镇、社区、学校、企业等地开展法治文艺表演,实现法治文化与民族文化相融推进,使法治宣传贴近基层、贴近百姓、贴近生活。
18.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探索开展“智慧普法”。依托“法治楚雄”微型公众号为龙头的全州“两微一端”普法新媒体矩阵,通过新媒体新技术及时了解群众法治需求,精准投送法治内容,开展体验性、互动式普法,探索运用小程序、小游戏开展普法,提升普法的趣味性。
五、完善机制,扎实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19. 深化各层次各领域的法治创建工作。健全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机制,进一步理顺全州法治创建工作,明确主责部门和配合部门,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职责和任务,评选、命名一批法治建设示范点,推进法治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20.做好乡村依法治理工作。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的作用,加快在村(居)中培育法治中心户和法律明白人,明确村(居)法律顾问、法治中心户和法律明白人各自的职责、加强培训、建章立制,以行政村为单位遴选群众性法治宣传骨干,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
六、夯实基础,强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组织保障
21. 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制度化建设。认真完成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员会2019年工作要点中的相关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员会的决定事项和工作部署,完成好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员会交办的各项任务。建设各级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研究制定《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绩效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进一步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制。
22. 提升普法依法治理水平。大兴学习和调查研究之风,商请州人大常委会开展“七五”普法规划专项调研,加快补齐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短板。加强学习培训,总结推广宣传各类典型经验,举办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骨干培训班,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实战能力。
23. 推动普法依法治理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普法信息报送机制,构建涵盖州、县两级普法主管机关之间,各级普法主管机关与所属部门之间完备的信息报送体系。各县市、州级各部门要认真填写《楚雄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情况统计表》,半年报一次、年底报累计数,会同半年工作总结和年度工作总结分别于7月5日前、12月30日前报州委普法办(州司法局普法及依法治理科)。
附件:1.楚雄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情况统计表(州级部门);
2.楚雄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情况统计表(县、市)。
中共楚雄州委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4月8日印发
附件1
楚雄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情况统计表(州级部门)
填报单位:填报时间:
基本情况 |
干部职工(人) |
党员(人) |
|||||||||
内设科室、中心(个) |
|||||||||||
重点对象 |
领导干部 |
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 |
场次 |
||||||||
人次 |
|||||||||||
任职前法律考试 |
场次 |
||||||||||
人次 |
|||||||||||
述法 |
处级(人) |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在线学法考试 |
党员(人) |
|||||||||
非党(人) |
|||||||||||
法治讲座或法治培训 |
场次 |
||||||||||
人次 |
|||||||||||
学习宪法系列活动 |
学习 |
场次 |
|||||||||
人次 |
|||||||||||
主题宣传 |
场次 |
||||||||||
人次 |
|||||||||||
落实“ 谁执法谁 普法 ” |
本部门学法 |
场次 |
|||||||||
人次 |
|||||||||||
本系统学法 |
场次 |
||||||||||
人次 |
|||||||||||
向执法对象或服务对象普法 |
场次 |
||||||||||
人次 |
|||||||||||
向社会公众普法 |
场次 |
||||||||||
人次 |
|||||||||||
制作宣传单(份) |
制作宣传册(本) |
设置宣传橱窗(块) |
|||||||||
向普法办报送信息(篇) |
采用(篇) |
||||||||||
普法工作 特色亮点 |
附件2:
楚雄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情况统计表(县、市)
基本情况 |
乡镇(个) |
深入推进“法律6+N进”活动 |
进机关、单位 |
场次 |
|||||
村社区(个) |
人次 |
||||||||
人口总数(万人) |
进乡村 |
场次 |
|||||||
年度普法经费(万元) |
人次 |
||||||||
重点对象 |
领导 干部 |
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 |
场次 |
进社区 |
场次 |
||||
人次 |
人次 |
||||||||
任职前法律考试 |
场次 |
进学校 |
场次 |
||||||
人次 |
人次 |
||||||||
述法 |
处级 |
进企业 |
场次 |
||||||
科级 |
人次 |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在线学法考试 |
党员(人) |
进宗教场所 |
场次 |
|||||
人次 |
|||||||||
非党(人) |
进商场、车站及其他 |
场次 |
|||||||
人次 |
|||||||||
法治培训或讲座 |
场次 |
以案释法 |
场次 |
||||||
人次 |
人次 |
||||||||
青少年 |
中小学、幼儿园(所) |
讲师团 |
讲师团成员(人) |
||||||
法制副校长(人) |
宣讲场次 |
||||||||
法治副校长授课(场次) |
听讲人数(人) |
||||||||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
纳入党委、政府综合绩效考核 |
是否 |
巩固普法阵地 |
两中心一明白 |
普法宣传中心户(户) |
||||
分值 |
普法中心户(户) |
||||||||
部门学法 |
场次 |
法律明白人(人) |
|||||||
人次 |
互联网+普法 |
门户网站发布信息 |
期次 |
||||||
系统学法 |
场次 |
条次 |
|||||||
人次 |
“两微一端”推送信息 |
期次 |
|||||||
向执法对象或服务对象普法 |
场次 |
条次 |
|||||||
人次 |
普法培训班 |
县、市 |
场次 |
||||||
人次 |
|||||||||
向社会公众普法 |
场次 |
乡、镇 |
人次 |
||||||
村、社区 |
场次 |
||||||||
人次 |
人次 |
||||||||
学习宪法系列活动 |
学习活动 |
场次 |
|||||||
人次 |
|||||||||
主题宣传 |
场次 |
||||||||
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