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居住安全、出行平安和人民满意为最高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把平安楚雄建设列为9项重点工作之一,以着力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为重点,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着手,确保“平安楚雄”建设取得新成效。
新形势催生新思路
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州不断建立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矛盾纠纷大调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形成一张张立体式社会安全防控网,维护社会治安力量正在不断加强。“我们将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努力提高服务发展能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有新作为。”州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州综治委副主任秦国雄坚定地说。
“类似于杭州公交车纵火案、房地产项目建设中的资金链断裂等民生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综治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我们要下大力气去破解。”采访中,秦国雄分析了综治工作中的难点和短板,他说,必须进一步提升对易引发公共安全的重点人群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风险防范和城市管理,加大民生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的排查化解。同时,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及时发现、过滤、封堵、删除有害信息,依法查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治理的难点、重点在基层,要不断在抓基层、打基础上下功夫。”秦国雄说。
新观念唤出新举措
州委政法委将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治理社会,提升“平安楚雄”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以深化改革为切入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明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职责定位,实现工作理念、工作方式、督导考评重点的转变,充分发挥综治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组织协调作用。
——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健全完善和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制度、机制,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分析研判和排查调处责任制;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社会预警体系建设。
——以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和水平为重点,抓好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织密织牢社会治安巡逻、城乡社区、单位行业场所、特殊人群和重点人员、公共安全视频、信息网络“六张”防控网,健全完善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实战指挥运行、打防控管联动、区域协作、禁毒防艾、社会矛盾和治安问题源头排查化解“六个”运行机制,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化水平。
——以服务基层为核心,抓好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建设,将人、地、物、事、组织等社会治安要素纳入网格管理范畴,整合资源推进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全覆盖。
——以平安建设细胞工程为抓手,规范管理,深化“平安楚雄”建设。继续巩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平安小区”创建活动,认真开展大姚县、姚安县平安建设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平安建设双进”)试点工作。抓好特殊人群和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管理、吸毒人员社区戒毒康复、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等工作。
——以平安法治宣传为内容,使综治宣传常态化。把常态化宣传与集中宣传、专项宣传有机结合,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深入剖析各县市在群众安全感调查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采取过硬措施,突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