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推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便于各级各部门和商贸流通企业更好理解该实施意见的相关内容,切实做好落实工作,现就《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说明如下。
一、出台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国发〔2015〕4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5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5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99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5〕64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6〕30号)和全国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制定下发了《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楚政办发〔2016〕16号)。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我州内贸流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推动作用,进一步拉动消费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彝州内贸流通健康发展,更好地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吸纳就业、改善民生,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
二、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分为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责任分解,保障措施三个大部分。
(一)总体要求。从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两个方面作出具体的要求。
一是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一极一桥一品二区三基地”发展新定位,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流通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坚持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创新转型为引领,以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主线,切实加强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增强内贸流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二是工作目标。提出了流通规模、流通效率、流通网络、流通市场主体四大具体的目标。
(二)重点任务和责任分解。从统筹规划布局流通网络;健全完善流通骨干网络;培育壮大流通市场主体;创新流通发展模式;保障市场稳定运行;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等6个方面进行具体任务责任分解。
一是统筹规划布局流通网络。就是要创新流通规划编制实施机制。二是健全完善流通骨干网络。就是要完善流通设施体系;完善微利经营的流通设施建设保障制度;打造城乡商贸流通中心;提升商贸聚集区功能;促进商品市场转型升级;改进市场化商业设施建设引导方式。三是培育壮大流通市场主体。就是要推动流通企业做大做强;搞活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扩大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推进滇中市场一体化。四是创新流通发展模式。就是要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发展;进一步提高流通连锁化水平;发展绿色循环低碳流通模式。五是保障市场稳定运行。就是要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增强应急保供能力;引导扩大居民消费;构建流通追溯体系。六是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就是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流通法规标准;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三)保障措施。从加强全州统一市场建设;完善落实促进政策措施;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加强督查5个方面制定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全州统一市场建设。就是要消除市场分割;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二是完善落实促进政策措施。就是要积极开展内贸流通各类试点,主动争取财政支持,提高引导资金使用效益;对符合条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实行免征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等政策;鼓励和引导银行、保险、典当、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融资服务机构,开发符合内贸流通特点的融资产品;健全价格机制。三是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四是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五是加强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