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23-0414001 | 公开目录:政府文件 |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14日 | 文 号:楚政通〔2023〕12号 |
标 题: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楚雄州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
成文日期:2023年04月13日 |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楚雄州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有关部门,楚雄高新区管委会:
为保护和传承我州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健全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在全州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楚雄州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的申报工作。经各县市推荐、申报、专家委员会评审、媒体公示,州人民政府审定同意由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组织推荐申报的楚雄州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9项)和扩展项目名录(28项),共67项,现予公布。
各县市和有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21〕31号)、《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云厅字〔2022〕2号)及《中共楚雄州委办公室 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楚雄州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楚办字〔2022〕28号)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扎实做好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开创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楚雄州人民政府
2023年4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楚雄州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39项)
一、民间文学(2 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族 |
申报保护单位 |
1 |
葫芦兄妹的传说 |
彝 |
楚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2 |
活佛老母的传说 |
汉 |
元谋县文化馆 |
二、传统音乐(3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族 |
申报保护单位 |
1 |
牛歌 |
彝 |
大姚县文化馆 |
2 |
三月六 |
汉、彝 |
双柏县文化馆 |
3 |
葫芦笙吹奏 (永仁彝族葫芦笙吹奏) |
彝 |
永仁县文化馆 |
三、传统舞蹈(5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族 |
申报保护单位 |
1 |
司刀舞 |
彝 |
姚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姚安县文化艺术团) |
2 |
羊皮舞 |
彝 |
姚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姚安县文化艺术团) |
3 |
彝族跳菜 |
彝 |
南华县文化馆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族 |
申报保护单位 |
4 |
彝族泥撒跺舞 |
彝、汉 |
禄丰市文化馆 |
5 |
彝族咯咨舞 |
彝 |
禄丰市文化馆 |
四、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族 |
申报保护单位 |
1 |
苗族射弩 |
苗 |
禄丰市文化馆 |
五、传统美术(1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族 |
申报保护单位 |
1 |
扎编(牟定扎编) |
彝、汉 |
牟定县文化馆 |
六、传统技艺(13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族 |
申报保护单位 |
1 |
传统面食及糕点制作技艺 (鹿城椒盐饼制作技艺) |
多民族 |
楚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2 |
传统面食及糕点制作技艺 (小土饼制作技艺) |
多民族 |
大姚县文化馆 |
3 |
传统面食及糕点制作技艺 (广通手工面制作技艺) |
多民族 |
禄丰市文化馆 |
4 |
传统面食及糕点制作技艺 (荞饼制作技艺) |
多民族 |
元谋县文化馆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族 |
申报保护单位 |
5 |
米线烹制技艺 (元谋水米线制作技艺) |
多民族 |
元谋县文化馆 |
6 |
油茶制作技艺 (阿妈油茶制作技艺) |
彝 |
楚雄州餐饮行业协会 |
7 |
民族传统饮食 (萝卜丝腌肉制作技艺) |
彝、汉、傣 |
永仁县文化馆 |
8 |
民族传统饮食 (楚式糖醋排骨制作技艺) |
彝、汉 |
楚雄州宾馆有限责任公司 |
9 |
民族传统饮食 (棒锤干巴制作技艺) |
多民族 |
楚雄州餐饮行业协会 |
10 |
民族传统饮食 (彝族大肉制作技艺) |
彝 |
楚雄州餐饮行业协会 |
11 |
民族传统饮食 (野坝子炖鸡制作技艺) |
彝 |
楚雄州餐饮行业协会 |
12 |
宴席制作技艺 (鹿城四四席制作技艺) |
多民族 |
楚雄州餐饮行业协会 |
13 |
宴席制作技艺 (年猪宴制作技艺) |
多民族 |
楚雄州餐饮行业协会 |
七、民俗(14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族 |
申报保护单位 |
1 |
象鼻山节 |
彝 |
双柏县文化馆 |
2 |
虎笙节 |
彝 |
双柏县文化馆 |
3 |
龙华会 |
汉 |
姚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姚安县文化艺术团) |
4 |
孔子文化节 |
多民族 |
大姚县文化馆 |
5 |
龙街太子会 |
彝、汉 |
大姚县文化馆 |
6 |
万噜解节 |
彝、汉、苗 |
禄丰市文化馆 |
7 |
太平灯 |
彝 |
禄丰市文化馆 |
8 |
正月十五赶猫街 |
彝 |
牟定县文化馆 |
9 |
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 |
多民族 |
南华县文化馆 |
10 |
彝族婚嫁习俗 |
彝 |
武定县文化馆 |
11 |
傈僳族服饰 (武定傈僳族服饰) |
傈僳 |
武定县文化馆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族 |
申报保护单位 |
|
12 |
苗族服饰 (武定苗族服饰) |
苗 |
武定县文化馆 |
|
13 |
傣族泼水节 (湾碧傣族窝巴节) |
傣 |
大姚县文化馆 |
|
14 |
傣族泼水节 (武定傣族泼水节) |
傣 |
武定县文化馆 |
楚雄州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名录
(28项)
一、传统音乐(5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族 |
申报保护单位 |
1 |
唢呐吹奏(楚雄唢呐吹奏) |
彝 |
楚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2 |
洞经音乐(元谋洞经音乐) |
汉 |
元谋县文化馆 |
3 |
彝族民歌(四句长腔) |
彝 |
双柏县文化馆 |
4 |
彝族民歌(彝族左脚调) |
彝 |
牟定县文化馆 |
5 |
彝族器乐(彝族喜笛调) |
彝 |
武定县文化馆 |
二、传统舞蹈(1 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族 |
申报保护单位 |
1 |
彝族三弦舞 (双柏彝族三弦舞) |
彝 |
双柏县文化馆 |
三、传统戏剧(1 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族 |
申报保护单位 |
1 |
小邑拉花 |
汉 |
姚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姚安县文化艺术团) |
四、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 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族 |
申报保护单位 |
1 |
打陀螺(楚雄打陀螺) |
彝、汉 |
楚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五、传统美术(3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族 |
申报保护单位 |
1 |
竹编(禄丰竹编) |
彝、汉 |
禄丰市文化馆 |
2 |
竹编(兔街竹编) |
彝、汉 |
南华县文化馆 |
3 |
彝族刺绣(楚雄彝族刺绣) |
彝 |
楚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六、传统技艺(13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族 |
申报保护单位 |
1 |
腊鹅制作技艺 (五香腊鹅制作技艺) |
回、彝 汉、傣 |
永仁县文化馆 |
2 |
火草纺织技艺 (楚雄火草纺织技艺) |
彝 |
楚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3 |
火草纺织技艺 (禄丰火草纺织技艺) |
彝 |
禄丰市文化馆 |
4 |
陶器烧制技艺 (仁兴土陶烧制技艺) |
汉 |
禄丰市文化馆 |
5 |
陶器烧制技艺 (泥瓦构建制作技艺) |
汉 |
禄丰市文化馆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族 |
申报保护单位 |
6 |
陶器烧制技艺 (鹿城土陶烧制技艺) |
彝、汉 |
楚雄技师学院 |
7 |
豆腐制作技艺 (粉渣豆腐制作技艺) |
汉 |
禄丰市文化馆 |
8 |
绿茶制作技艺 (兔街绿茶制作技艺) |
彝、汉 |
南华县文化馆 |
9 |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牟定龙头四弦琴制作技艺) |
彝 |
牟定县文化馆 |
10 |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南华彝族三胡制作技艺) |
彝 |
南华县文化馆 |
11 |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双柏三弦制作技艺) |
彝 |
双柏县文化馆 |
12 |
酒制作技艺 (酒曲制作技艺) |
彝、汉 |
武定县文化馆 |
13 |
酒制作技艺 (傈僳族水酒酿制技艺) |
傈僳 |
元谋县文化馆 |
七、传统医药(2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族 |
申报保护单位 |
1 |
彝医药 (刘氏骨伤正骨理筋疗法) |
彝 |
楚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2 |
彝医药 (彝医黑膏药疗法) |
彝 |
楚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八、民 俗(2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族 |
申报保护单位 |
1 |
三月会 (仓街三月会) |
彝、汉 |
大姚县文化馆 |
2 |
彝族“六月六”习俗 (武定彝族“六月六”习俗) |
彝 |
武定县文化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