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9-1127076 | 公开目录:2019年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14日 | 文 号: |
标 题:
对州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90号提案的答复
|
成文日期: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9-1127076 | 公开目录:2019年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14日 | 文 号: |
标 题:
对州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90号提案的答复
|
成文日期: |
A
楚农复〔2019〕20号
对州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90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楚雄州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强化楚雄州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引领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楚雄州紧紧围绕省、州党委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坚持生产和监管并重,全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继续保持“总体平稳、逐步向好”态势。2018年省、州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数累计达489个,有效用标产品258个,监测合格率达98%以上。但是我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问题依然不少,我们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走质量和品牌发展之路,实现我州乡村振兴。
一、基本情况
一是全州积极引导农民实行土地流转,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截至2018年底,全州累计共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2户,带动农户93.59万户(次),带动种植业订单面积63万亩,带动畜禽饲养132万头(只);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032个,发展家庭农场559个,培育种、养殖大户分别为4251户、16640户;家庭承包耕地流转36.5万亩。二是在全州已有基础上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农药化肥减量工作。据统计,全州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实际平均亩减施肥1.12千克,实现总增产节支1.56亿元;通过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每亩减少农药使用量0.88%。三是突出品牌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截止2018年底,全州累计有204家企业489个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其中有机食品22个、绿色食品305个、无公害农产品15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累计认定农产品原料种植基地面积85.68万亩、产品产量62.17万吨、产值31.63亿元。全州累计有47个农产品获“云南名牌农产品”称号,在全省2018年绿色食品“10大名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表彰大会上,我州分别有1个花卉、蔬菜和水果品牌被评选为“2018年云南省10佳花卉、蔬菜、水果品牌”,1户农业龙头企业被评选为“云南省2018年绿色食品20佳创新企业”,南华野生菌、元谋蔬菜、永仁高原特色晚熟芒果、楚雄肉牛获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首批认定。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面推广。在规模种养基地全面推行生产、养殖记录档案制度的基础上,在生产主体中全面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截至2019年6月,“云南省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平台”可以查询138家生产经营主体、94个基地的249个农产品的可追溯信息达1万多条,134个农产品可进行溯源码追溯;“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平台”已注册生产经营主体193个,其中:种植业类主体170个、畜牧业类主体23个,省级平台正在与国家平台进行对接。五是加强投入品监管,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农兽药监管,规范农经营行为,截止2018年底,全州发放《农药经营许可证》973份,检查农药经营单位3832个次,整顿农资市场471个次,查获假劣农药532.65公斤。同时,认真开展兽药安全信息化系统的推广应用及兽药“二维码”追溯工作,全州已完成兽药经营企业安装注册344户,追溯数据达90%。六是打牢基础,强化经费保障。全州覆盖州、县、乡三级的监管、检验检测体系已基本形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执法大队已实现10县市“全覆盖”,全州103个乡镇都聘有乡镇农资协管员。2018年州级将农产品质量监管经费纳入预算并下达资金551.95万元,其中:州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资金305万元,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经费30万元,州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128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经费50万元,种子质量抽检经费6.7万元,假劣农药处置及农业行政执法监管经费32.25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监管机构仍未健全。目前受机构、人员编制限制,多数县有机构无编制、有编制无人员、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的情况较为普遍,难以对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有效监管。二是监管经费严重不足。州、县本级财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监管工作无法有效开展。三是监管能力还很薄弱。四是农业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低,农业标准体系体系不健全。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农业执法和农产品检测机构改革步伐。抓住目前机构改革的契机,加快我州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和农产品综合检测机构能力提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二是加快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步伐。继续做好“三品一标”工作,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品牌”工作奠定基础。三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继续加强以农、兽药为重点的农业投入品管理,严格准入制度,规范生产经营,加强日常监管,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四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强化日常督导巡查,全面加强监督抽查。五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工作。加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推广力度,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的完善工作,力争实现网格化管理。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19年9月26日
联系人及电话:袁瑞东 13708788277
抄送: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州政协提案委。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承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