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农复〔2019〕57号
对州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86号提案的答复
邓永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蚕桑产业扶持力度,让蚕桑产业真正成为精准扶贫新主业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您提出的关于加大蚕桑产业扶持力度,让蚕桑产业真正成为精准扶贫新主业的3条实施意见,我们非常赞同。
二、种桑养蚕是我州产业扶贫“短、平、快”项目,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俗话说的好“人均两亩桑,脱贫致富奔小康”,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快捷有效的途径。近年来,我州蚕桑科技部门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原料茧和高品位生丝加工出口基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把改造和提升蚕桑产业作为壮大彝州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后续产业来扶持培植。全州通过办样板、做示范、建基地、推广实用新技术等工作,有效推进了蚕桑产业的发展。
三、截止2018年底,全州累计发展桑园总面积16.9万亩,其中:投产面积11万亩,全州饲养蚕种10万余张,鲜茧产量4243吨、产值21735万元,有养蚕户15855户,户均养蚕收入13700元。除元谋、禄丰、武定、牟定4县外,其余6县市都分布有规模不等的桑园,区域布局重点更加突出。州内二家蚕种生产单位合计生产蚕种79.8万张,实现总产值3260万元;三家茧丝加工企业和一家丝绸加工企业,共生产生丝266吨、丝绸面料100万米,实现产值16829万元。2018年,全州蚕桑产业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1824万元。
四、我们将采纳您的意见,贯彻落实好省、州扶持政策,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参股、合作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提升产品研发、深加工技术水平和装备能力,引导蚕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支持合作社开展经营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在新建桑园桑苗款补助和中低产桑园综合技改补助、优良桑蚕品种、小蚕共育室建设、大蚕室建设、省力化轻简化器械推广、扩建蚕茧收烘设施、龙头企业新增自动缫生产和坯绸生产设备补助或贴息、蚕业科技培训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鼓励州内龙头企业加强与国内外蚕桑产业重点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将传统蚕桑产业链向食品工业、药用保健、新型化工、生物能源等领域延伸,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蚕桑产业链,构筑蚕桑产业效益新的增长点。加快新型实用技术的引进、研发、示范和推广,形成省工、省力、生态、高效的蚕桑产业发展新模式。
感谢您对我州农业工作的支持和关心,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州农业农村局将积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大对我州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全州贫困地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感谢您对州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19年9月26日
联系人及电话:袁瑞东 13708788277
抄送: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州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