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农复〔2019〕69号
对州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14号提案的答复
李斌、杨丽梅、王新华委员:
你们提出《关于积极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多措并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一)培育融合主体。截至2018年底,全州累计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2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83户、数量居全省第3位;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51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032个(工商登记数)、占全省的6.7%,发展家庭农场559个,培育种植、养殖大户分别为4251户、16640户。同时,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478户(其中:规模以上的132户),个体工商户1.31万户。
(二)搭建融合载体。把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园区作为加快全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制造业聚集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制定出台了《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楚雄州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园区专项行动方案》,提出集中力量打造元谋冬早蔬菜及热带水果产业园、禄丰花卉休闲产业园、姚安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大姚核桃产业园、永仁芒果产业园等10大特色农业产业园,推动一产和二产融合发展,全州基本建成了优质“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果箱子、食瓶子” 楚系绿色食品产业链。2018年,全州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378.73亿元,较上年增长9.98%,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1.21:1,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开展示范创建。2018年以来,为推动乡村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开展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我州姚安县光禄镇申报成功,列入实施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00万元,现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2019年我州筛选推荐楚雄市东华镇、双柏县鄂嘉镇申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最终双柏鄂嘉镇被列入示范建设(农办产〔2019〕7号),获得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现已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以打造6个专业村为重点,正抓紧组织推进项目实施。楚雄市东华镇小伍排村被列入“云南省乡村振兴试点试验示范项目”,总投资2123万元,核心区占地面积1050亩的楚源乡农业生态园已建成运营。
(四)丰富融合业态。推动多业态发展,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以摩尔农庄为代表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龙头企业,获得农业部认定中国最美乡村3个(武定县狮山村、永仁县太平地村、楚雄市彝溪彝村),培育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4户,创建农业庄园51个,打造了姚安百果园、元谋东方红葡萄庄园、永仁哲林芒果产业园等一批精品农庄和休闲农业产业园区,建成了省级旅游特色村12个,省级民族特色旅游村寨16个,州级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7个,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80多个,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收入约10亿元。名牌名品名企创建取得新突破,全州累计有 204个经营主体489个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质量认证;累计获得认定“云南名牌农产品”46 个,“大姚核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2018年入选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十大名品”3个,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牌“20佳创新企业”1户;2019年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十大名品”4个,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牌“20佳创新企业”2户;我州出台了打造绿色食品牌“一方案两办法”,正组织开展州级名品名企评选。特色农产品市场开拓及营销取得新成效,每年组织300余户龙头企业的1000多种名特优新产品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推介活动,强化农产品及绿色食品宣传推介。以重要节庆活动为载体,扩消费促产销。建立乡村电子商务站(点)687个,培育和孵化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90余户,实现网上农特产品销售额6亿元。2018年全州完成农产品出口额45.6亿元(人民币),占全州出口总额的80%以上。
二、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打造中国彝乡“绿色食品牌”为抓手,探索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动能
下一步, 我们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决策部署和州委“1133”发展战略,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和“科研+种养+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助推全州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发展和乡村振兴。
(一)抓优势,强规模,培强“八大”主导产业推动。立足我州地处低纬高原、立体气候独特、生物资源丰富“三大优势”,按照“稳粮、强畜、促特、兴果、融合、增效”的思路,以“绿色食品牌”为抓手,围绕市场和加工龙头企业需求,聚焦生猪、肉牛、蔬菜、水果、核桃、食用菌、花卉、中药材“八大”主导产业,规模化推进农村一产基地建设。
(二)抓园区,建平台,突出“一县一业”推动。高起点、高标准创建国家级、省级、州级不同梯次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构建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绿色食品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力争到2022年,全州基本建成元谋冬早蔬菜及热带水果产业园、禄丰花卉休闲产业园、姚安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中国·南华食用菌产业园、楚雄市绿色食品产业园、双柏绿汁江现代农业产业园、牟定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大姚核桃产业园、永仁芒果产业园、武定高山生态农业产业园10大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打造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样板。同时,围绕各县市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楚雄市绿色食品制造、双柏中药材、南华野生菌、牟定腐乳及特色农产品加工、姚安绿色有机蔬菜、大姚核桃、元谋蔬菜、永仁芒果、禄丰花卉、武定壮鸡的“一县一业”产业建设,形成县域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三)抓招商,优服务,培强主体推动。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我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推手,用好《云南省培育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鼓励投资办法》(试行)等系列奖励政策,以引进大企业促进产业大发展为目标,瞄准中国五百强、中国民营企业五百强和行业知名企业,认真研究本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产业基础和竞争优势,重点锁定江西正邦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联想佳沃集团公司、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目标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力争引进3户以上投资5亿元以上大型农业企业,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同时,大力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5亿元、10亿元的梯次农业“小巨人”,积极创建一批“农业小巨人+中小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或产业联盟,辐射带动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电商农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等乡村产业发展。
(四)抓特色,树品牌,坚持品牌战略推动。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擦亮“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冬早蔬菜之乡”“中国核桃之乡”等品牌名片,打好“特色牌”,推进实施品牌提升战略。着力打造名品、名标、名牌、名企“金字招牌”,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组织开展省、州名牌名品名企评选,并在“中国农民丰收节”进行表彰,强化多形式宣传推介,推动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集群发展。
(五)抓“农业+”示范创建,增强农村产业融合新动能。采取“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互联网”等多种产业融合模式示范推进,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电商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加快发展,丰富农村产业业态,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你们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局工作给予支持!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19年9月4日
联系人及电话:袁瑞东 13708788277
抄送: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州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