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9-1127009 公开目录:2019年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18日 文  号:
标 题:
对州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44号提案的答复
成文日期:2019年11月27日

对州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44号提案的答复

楚农复〔2019〕70号

对州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44号提案的答复

吴献黎委员:

您提出《关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全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绿色是农业的基本底色,近年来,我州立足地处低纬高原、立体气候独特、生物资源丰富“三大优势”,以“生态楚雄·绿色农业”为主基调,按照“稳粮、强畜、促特、兴果、融合、增效”的思路,紧扣市场和加工龙头企业需求,加快推进重点优质农产品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2018年,全州建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4023个,楚雄肉牛被认定为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立省级云岭牛良种扩繁场3个,年出栏以“滇撒猪”系列为主的生猪260.6万头,以“云岭牛”为代表、“滇中牛”为主的肉牛22.1万头,肉类总产量30.22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110.5亿元;发展绿色蔬菜140.1万亩,产量235.4万吨,产值59.6亿元;优质水果58.1万亩,产量40.1万吨,产值20.2亿元,永仁哲林公司建成全国单体连片面积最大、规模达4万多亩的晚熟芒果基地,成为优质水果产业发展的典型;发展核桃590万亩(挂果面积230万亩),产量6.3万吨,产值21.3亿元;建立野生菌林下保育促繁基地150万亩,人工栽培食用菌500万平方米,总产量6.5万吨,居全省第一,产值21亿元;发展各类花卉6.42万亩,其中:鲜切花2万亩、食(药)用花卉2.56万亩,产量7.74亿枝,产值10.6亿元;发展特色中药材20余万亩,产量2.22万吨,产值11.41亿元。全州形成了“冬菜、春果、夏菌(菇)、秋核桃”四季飘香和山地牧业、花卉等竞相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1.9亿元,增长6.3%,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92.7亿元,增长6.4%,增速位居全省第1位。

二、注重绿色生产,提升发展质量

一是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绿色生态发展工作。把农业绿色发展纳入全州绿色发展考核绩效指标,制定出台了《楚雄州绿色发展考核办法》,将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纳入考核内容,以考核促推动。二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支持。2015年-2018年,全州共争取中央、省州节水农业项目资金33493万元;争取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资金1803万元;争取种养业循环一体化、畜禽标准化养殖、水产养殖环境治理等项目资金1349万元。2016年以来,中央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累计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7.35亿元,引导农户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保护耕地地力。州烟草部门每年争取近500万元资金投入地膜资源化利用。三是大力推行绿色生产举措。重点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即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把化肥、农药用量减下来,实现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先后制定出台了《楚雄州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水污染防治、畜禽“两区”划定及整治、生猪定点屠宰等系列工作方案。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全州农用化肥施用量为159640吨(折纯量),较2017年减少1224吨,减0.76%;单位播种面积亩施肥量(施肥强度)为23.89千克,较2017年24.60千克减0.71千克,减2.89%,连续两年实现负增长。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实施杀虫灯、引诱剂、黄蓝板等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9.2%,通过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共减少农药使用量(商品量)21.2吨,亩均减少约40克。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深入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组织实施秸秆还田144.84万亩,种植绿肥20.34万亩,增施商品有机肥22.88万亩,推进国家级粮改饲试点县项目,5个试点县共收贮24.88万吨,完成“粮改饲”结构调整面积9.962万亩。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坚决整改中央和省环保督察组提出反馈整改意见和问题,加快推进畜禽禁养区整治,全州完成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小区)26个,积极开展标准化养殖场示范创建,全州部省级标准化示范场总数达30个,引导中小规模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跟踪监测,全州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3.41%。着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加大宣传,积极推广使用高效、易降解地膜,适时揭膜回收。积极开展培训提升行动,利用各种培训将农业残膜的危害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引导生产种植者积极主动回收、清理农业残膜。

三、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健全和完善监管体系。构筑覆盖州、县、乡、村的四级监管网络,在103个乡镇农技中心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站”牌子,聘请1240名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双柏县检测站建成并通过验收,元谋、永仁、南华、禄丰县检测站和州检测中心通过省级“双认证”资质,全州基本形成了以10县(市)定性筛查为基础,以州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定量监测为主干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二是始终坚持“产”“管”并举,强化产品质量监测和农业行政执法。开展省、州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对全州10县市生产基地、市场的果蔬等主要180个品种进行了例行监测,合格率99.3%;组织10县市开展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蔬菜农药残留速测抽检3.57万个样品,合格率99.7%;抽取兽药样品58批次、饲料样品65批次,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了立案查处,实施生猪屠宰环节4036批次、牛160批次“瘦肉精”抽检和 12个生猪定点屠宰场“瘦肉精”快速自检3004份。组织开展“农业质量年”、“种子质量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等专项活动,举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演练,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劣农资和违法使用禁限用农药的违法行为。全州累计出动农业行政执法人员6024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门店)7113个(次),立案查处违法农资生产经营案件131件,查获违法农资产品5.3万公斤,货值96.7万元。

四、抓土地流转,推动合作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一是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中央、省的安排部署,全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经确认涉及家庭承包农户53.81万户,已确权颁证承包农户51.58万户,占确认家庭承包农户的95.86%,确权承包合同面积371.74万亩,占二轮家庭承包合同面积的181.59%,除涉及乌东德电站建设移民搬迁的元谋县3个村委会、54个自然村暂缓确权和个别地方矛盾纠纷还未彻底解决外,已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二是制定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行动方案,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州承包土地流转面积达33.75万亩,占二轮家庭承包合同面积204.71万亩的17.69%。从流转形式看,出租(转包)32.44万亩、占流转面积89.59%;从流转方向看,流转入农户的面积13.96万亩,流转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面积3.8万亩,流转入企业的面积6.57万亩;从流转规模看,流转面积100亩—300亩的509片,300亩—500亩的126片,500亩—1000亩的67片,1000亩以上的36片。

五、以打造“绿色食品牌”为抓手,推进绿色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战略部署,成立了州委副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一方案两办法”,聚焦生猪、肉牛、蔬菜、水果、核桃、食用菌、花卉、中药材“八大”优势主导产业,突出创品牌、育龙头、抓有机、建平台、占市场、解难题6个关键环节,形成高位推动、上下合力、政企联动、强力推进的工作态势,着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建设。2018年绿色食品“八大”优势主导产业量效齐增、综合总产值较上年增长11%。截至2018年底,全州累计有 204个经营主体489个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其中:有机食品 22个、绿色食品 305个(目前认证数量全省第一)、无公害农产品15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元谋县果然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果先锋”牌葡萄获得2018年云南省“十大名果”第2名,云南欣绿茶花股份有限公司“芊云”牌茶花和元谋县蔬菜有限责任公司“元绿”牌洋葱分别进入2018年云南省“十大名花”和“十大名菜”行列,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荣获2018年云南省“20佳创新企业”称号。全州累计获得认定“云南名牌农产品”46 个,“大姚核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完成农产品出口额4.7亿美元,占全州出口总额的90%以上。

六、我局将正视农业面源污染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矛盾并存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持之以恒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当前,我州农业生产过度依靠农药、化肥投入,农村养殖业分散、点多面广,畜禽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较低,农膜使用面积大但回收率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程度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还很艰巨,全州9县市大部分地区处于金沙江上游,农业面源污染对农业绿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村庄规划提升行动、农村环境治理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农村厕所革命行动),持之以恒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推动全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您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局工作给予支持!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19年9月4日

联系人及电话:袁瑞东   13708788277

抄送: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州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