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899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2年11月29日 文  号:
标 题:
文化消费逐渐成为楚雄州拉动内需的动力
成文日期:

文化消费逐渐成为楚雄州拉动内需的动力

近年来,楚雄州委州政府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受此影响,楚雄州城镇居民在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其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已逐渐成为拉动和创造楚雄内需的新动力。

一、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特点

1、文化消费稳步增长,比重有所上升

    随着我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逐渐提高,老百姓不仅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更加注重文化娱乐休闲等精神型消费,消费观念已经由生存型逐步向享受型转变。据对全州10县(市)460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楚雄州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667.7元,比2001年增长181.2%,年均增长12.2%,分别比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高0.2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十年间文化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总体呈稳定上升态势,2011年占消费支出的5.9%,比2001年提高0.9个百分点。

2、文化娱乐用品消费方兴未艾

    人们的生活迈入“小康”门槛后,逐渐注重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脱贫致富”,开始追求和享受精神文化生活,档次高、科技含量高的文娱消费品越来越受到城镇居民家庭的青睐。2011年,我州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支出247元,比2001年增长58.3%,年均增长5.2%。

(1)从居民家庭拥有文化娱乐用品拥有量来看,截止2011年底,每百户家庭拥有电器类用品(电视和家用电脑)185台,比2001年增加69台,增长了59.5%;拥有音像及数码用品77.9件,比2001年增加27件,增长了54.2%。

(2)从居民家庭文化用品支出来看,2011年我州城镇居民人均电器类(电视和家用电脑)支出为113.6元、书报杂志支出为27.5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12.9%和35.0%,小型数码用品、花鸟鱼虫、儿童玩具等其他文娱用品支出也在稳步上升,2011年人均支出为55.1元,比2009年增长60.0%。文化娱乐用品支出的稳步增长,体现了城镇居民家庭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旅游消费持续高涨

    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出游,享受高品位的文化娱乐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旅游不仅可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还可以陶冶情操,增长见识,近几年已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的热点,消费热情持续高涨。2001年我州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还处于较低水平,近五年旅游消费逐渐升温。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我州城镇居民户均旅游人次为1.55人次,比2007年增加0.2人次,增长14.8%;人均旅游花费总额为427元,比2007年增加212.9元,增长99.4%。

4、不同收入群体文化消费差异明显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按相对收入等距分组看,2011年不同收入群体文化消费差异明显(见下表)。

2011年不同收入群体文化消费差异情况

单位

平均

水平

低20%

较低20%

中20%

较高20%

高20%

人均文化消费支出

667.73

245.5

434.13

840.03

777.47

1197.52

其中:旅游人次

人次

1.55

0.65

1.44

2.23

1.77

1.73

        旅游花费总额

427.04

87.11

257.96

581.63

507.4

820.22

(一)文化娱乐用品支出

246.95

120.47

153.23

240.58

358.89

410.41

(二)文化娱乐服务支出

420.78

125.03

280.9

599.45

418.58

787.11

    由上表可知,60%的中高收入人群年均旅游人次达到了1.7及以上,2011年全州户均人口为2.9,说明60%的家庭每年约有2人能出去旅游一次;旅游花费方面,60%的中高收入群体家庭年均达到500元以上;文娱用品方面,40%的较高及高收入群体达到300元以上;文娱服务方面,60%的中高收入人群达到了400元以上。以上表明,目前我州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稳步增长,主要由中高收入人群拉动的,而较低收入以下的人群文化消费能力尚显不足,其中,20%的低收入群体人均文化消费总支出仅为245.5元,比20%中等收入群体低594.5元,低2.4倍;比20%高收入群体低952元,低3.9倍。

二、文化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消费总量仍有待提高。目前,虽然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消费额占居民总消费额的比重仅占5.9%,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2、文化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文化消费还局限于娱乐性消费,如购买电视、家用电脑用品及参加团体旅游消费比重较高,而提升个人文化素质、精神素养方面的消费较少。

3、市场化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大。我州民族文化和古生物、古人类、古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虽然全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优势,但市场化不够充分,国内外真正了解楚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人并不多,可见其发展潜力巨大。

三、促文化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有力增长点

1、强化文化消费意识,激发消费热情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性,使其在全社会逐渐形成文化消费热潮,同时引导居民以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满足精神享受、实现自我全面发展、追求高品质生活为目的,自觉进行文化消费活动,并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另外,要贯彻落实好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精神,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努力使中等收入群体成为拉动文化消费的坚实力量。

2、提升文化素质,完善社会服务

    为了促进合理的文化消费结构的形成,应着重提高民众受教育的水平,可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等办法,增加民众的知识储备,提升民众的综合素质,并通过举办知识前沿讲座、培训班等形式,聘请专家学者来讲学,大力培养我州熟悉市场经济规律,具备创新能力、营销能力、投融资和风险管理能力及大型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文化人才。对此,政府应加大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体育馆、社区文化设施等的资金和人员的投入,并依托这些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内容丰富、形势多样的文化活动,真正做到居民由娱乐型消费向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转变。

3、增强创新意识,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为了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打破固有的文化消费模式,可充分运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利用现有民族文化资源,集合各领域创意人才对资源进行整合和挖掘,形成创意并通过媒介、流通、发行、包装、演出、会展、文化场馆等场所实现其价值。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表演艺术、环境艺术、广告装潢等主要创意群体要切实发挥各其优势,共同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使其逐渐成为拉动我州内需的新动力。

4、加大宣传力度,全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目前,我州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媒体、网络等平台,全力打造和宣传民族文艺精品和民族节庆品牌,并依托恐龙谷、彝人古镇,吸引文化企业开发新项目,如动漫、影视、古玩等,通过内引外联,打造好武定狮山、楚雄紫溪山、大姚白草岭、永仁方山、双柏哀牢山等文化旅游品牌,扩大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使我州的旅游业真正成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