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847 |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13年09月13日 | 文 号: |
标 题:
上半年楚雄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
成文日期: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847 |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13年09月13日 | 文 号: |
标 题:
上半年楚雄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
成文日期: |
年初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经济环境,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通力协作、谋求发展,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千方百计克服持续干旱带来的影响,扎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主要情况
(一)农村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2748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3.1%,增幅与全省持平。与一季度相比,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则回落了3.7个百分点。
(二)夏收粮食因灾减产。全州夏粮种植面积153.48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5.2%;自然灾害频发对夏粮单产水平产生较大影响,下降11.6%;夏粮总产量25.82万吨,下降7.1%。
(三)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州生猪存栏210.99万头,增长8.32%,出栏143.34万头,增长10.52%;牛存栏71.91万头,增长2.57%,出栏15.39万头,增长8.27%;羊存栏129.2万只,增长5.04%,出栏43.41万只,增长5.54%;家禽存栏875.59万只,增长8.54%,出栏855.3万只,增长9.48%;猪、牛、羊、禽肉产量166716吨,增长9.89%;禽蛋产量5028吨,增长10.77%。
(四)蔬菜生产稳中有增。全州积极响应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号召,采取措施加大冬春蔬菜种植力度,1-6月蔬菜种植57.23万亩,增长9.26%,产量达89万吨,增长5.97%。
(五)林业建设大步推进。全州人工造林面积增长33.18%,零星植树增长63.31%,实现林业产品增加值690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3%。
(六)水产养殖基本稳定。全州水产品产量增长8.57 %,实现渔业产品增加值467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0%。
(七)农民收入增速趋缓。全州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26元,增长14.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2.5个百分点。
(八)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局面良好。6月末全州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31.93万人,增长7.7%。其中州外务工17.63万人,增长7.6%;州内务工14.3万人,增长7.84%。选择到州外务工人数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选择在州内务工人数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二、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今年上半年虽然我州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平稳增长,但影响下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很多,存在的突出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准,产销对接难度大,丰产不丰收,欠产歉收情况仍未根本改变。
(二)栽培技术仍较粗放,整体生产水平不高,科技意识仍需加强,病虫害普遍发生,防治难度较大。
(三)农村现有劳动力缺乏。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在家中的基本上是年老体衰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农村科技推广难度加大。
(四)农业产业链短。我州的农业、畜牧产品大部分属原料出售或自食,加工业发展仍较滞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农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竞争力,农业产业经济效益不明显。
(五)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影响农业生产投入和农民增收。种子、化肥、农药、农膜、柴油、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不同程度抵消了国家各种惠农补贴和农产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实惠,增加了农民增收的难度。
三、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农业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为确保全年农业经济、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建议抓好以下工作:
(一)不断完善农业支出保护体系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动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积极应对市场风险,探索建立大宗农产品生产预警和市场风险调节机制;加大力度整合各类农村经济组织,加快经营模式和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加强农村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发挥政府在农产品流通上的职能作用,为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减轻农民由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二)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高度重视、切实抓好秋粮田间管理,进一步强化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扎实做好农作物抗旱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秋粮稳产高产,实现“以秋补夏”,同时抓好晚秋作物套种,着力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有效提高耕地产能,全力抓好粮食生产;抓住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时机,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抗灾能力;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加大对蔬菜、水果、畜牧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培育新的增收点。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契机,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大对留守农村劳动力农业实用新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科学种养能力。稳妥、有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移输出,让农村劳动力始终保持在合理使用范围。
(四)进一步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优势特色产业的产业化进程,切实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土地流转,加速土地聚集;通过合作经营,扩大规模生产;通过产业经营,转变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市场培育,依靠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促进整个农业经济提质增效。
(五)调控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实施积极的调控政策,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打击各种投机倒把、哄抬物价行为,控制农资价格持续过快上涨,确保农业市场物资供应按时到位。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承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