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600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4年02月20日 文  号:
标 题:
楚雄州2013年畜牧业生产发展情况分析
成文日期:

楚雄州2013年畜牧业生产发展情况分析

年初以来,楚雄州持续推进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和农户增收工程,大力扶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和农户适度规模养殖,促进了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据初步统计(下同),全年全州实现畜牧业产值91.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0.9%,增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36.3%上升到36.9%。

一、畜牧业生产的情况

(一)生猪生产平稳发展

全州全年生猪存栏达264.38万头,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1.8%,其中能繁母猪35.52万头,增长8.7%。生猪出栏350.97万头,增长2.5%。受上半年生猪价格一路走低影响(肥猪每公斤12—13元左右、仔猪每公斤23元左右),而饲料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所以,养殖户采取适当提高存栏、稳步出栏的措施,致使全年生猪存栏增幅处于高位运行。

(二)牛存栏、出栏均比上年增长

全州全年牛存栏77.20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3.4%。其中,肉牛存栏36.79万头,增长10.1%;奶牛存栏173头,下降48.7%。肉牛出栏35.70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2.9%,由于人们饮食理念的变化,对草食动物肉类需求增加,牛肉价格走高,致使养殖户扩容,存栏、出栏增幅均比上年提高2.84、0.5个百分点。

(三)羊存栏、出栏稳步增长

全州全年羊存栏141.98万只,比上年同期增长6.6%;羊出栏102.15万只,比上年同期增长4.1%。

(四)家禽存栏和出栏增速放缓

全州全年家禽存栏1253.49万只,比上年同期增长9.1%;出栏2040.03万只,比上年同期增长2.9%。但由于受上半年禽流感的影响,家禽存栏、出栏增幅均比上年下降3.81、11.16个百分点。

(五)各种畜禽肉产量全面增长

由于各种畜禽出栏数量增加,带动了畜禽肉产量同步增长。全年全州畜禽等肉类总产量达40.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9%;禽蛋产量在家禽养殖规模扩大的推动下也同步增长,产量达1.1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2.5%。

二、畜牧业发展主要特点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扶持力度

全年各级财政共投入畜牧业发展方面的财政资金达19494.5万元,其中:州本级财政投入97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4929.5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州畜牧业发展。

(二)畜牧产业对外开放吸引外资逐年提高

今年引进外资及规模养殖企业加大投入共计7028.76万元。新建规模养殖户18户。

(三)畜产品外调(指各县调出县以外的活畜产品数量)数量增长

全年全州共外调猪、牛、羊分别达90.13万头、11.76万头、33.47万只,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0.2%、21.4%、1.7%。

(四)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来自于畜牧产品的现金收入由于畜牧产品数量的稳步增长而得到较快增长

据州调查队城乡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全州农民人均出售畜牧业产品的现金收入达150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9元,增长7.8%。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依然严峻

由于我州地处国道公路沿线,加之近几年气候异常变化,各种畜禽疫病随时都有发生可能,防控动物疫病发生的任务仍然艰巨。

(二)畜禽养殖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格局未形成,限制了我州畜牧业总量的快速增长

全州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分户经营仍处于主导地位,从事养殖业的农户数量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辐射作用和经济效益还需进一步提升。

(三)畜牧生产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的畜禽养殖品种结构中,消耗精粮较多的生猪、家禽养殖比重过大,草食畜禽牛、羊比重不高,不能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不利于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继续抓好畜牧疫病防控工作

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方针,持续实行免费强制防疫;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监测,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完善动物卫生监督巡查制度,强化各项防控措施,完善和落实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全州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有疫情发生,要及时报告,严格控制病原传播,做到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促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以生猪、牛、羊、禽类规模养殖基地建设

一方面争取建设一批猪出栏万头以上、羊出栏千只以上、牛出栏百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另一方面,把养殖业作为山区、半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点产业来抓,扶持建设一批以村为单位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各职能部门要在项目审批难、落地难、融资难上破解难题。

(三)发挥政府监管职能,强化监管确保肉制品安全

从源头上控制养殖投入品的使用,并配套建设相关环境设施,把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建成生态养殖的示范区。

(四)扩大畜牧业保险覆盖范围,降低养殖风险

建议政府将牛、羊、家禽养殖业纳入农业生产保险。一是现阶段我州牛、羊、家禽养殖业没有参与养殖保险,养殖户在疫情发生时无法获得保险赔偿,也不能获得政府的补贴。二是多数牛、羊、家禽养殖户希望参加农业养殖保险,以减少各种灾害对养殖业造成的损失。所以,建议政府将牛、羊、家禽养殖业纳入农业生产保险范围。

(五)着力打造品牌

充分利用撒坝猪、武定壮鸡的品牌优势,积极引导畜禽养殖、加工企业打造品牌;引进、扶持畜禽加工龙头企业,进行畜禽产品精深加工,提高畜禽产品付加值,最大限度的减少因价格下跌及疫情造成的损失。

(六)着力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畜牧队伍建设,特别是基层防疫员队伍管理,建立健全完善兽医准入、准出制度,确保各项扶持政策在基层落到实处。

(七)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为畜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在生猪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要正确引导生猪规模养殖户,采取适度提高存栏饲养量,稳步出栏的措施,减少损失。同时,扶持、引导生猪规模养殖户抓住季节性猪市价格低迷机遇,积极淘汰品质不佳的种猪,更换、扩大优良种猪群,为新一轮激烈的生猪市场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