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599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4年02月20日 文  号:
标 题:
楚雄州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成文日期:

楚雄州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3年是楚雄州工业经济发展极为艰难的一年,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产品价格持速下跌,企业成本上升,效益不佳。楚雄州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烟草制品业低速微增,工业经济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体工业战线人员的努力,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一、基本情况

2013年年末,全州有197户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0.83亿元,增长10.3%(可比价,增加值下同),完成销售收入418.20亿元,同比增长9.6%,完成利税总额96.89亿元,同比增长9.7%,实现利润总额21.90亿元,同比增长13.9%。

(一)从经济类型看

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12.24亿元,增长6.4%;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0.97亿元,增长14.9%;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增加值0.08亿元,增长9.5%;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35.98亿元,增长7.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3.69亿元,增长17.0%;其它企业完成增加值7.88亿元,增长25.9%。

(二)从轻重工看

轻工业完成增加值92.01亿元,增长7.2%;重工业完成增加值68.82亿元,增长14.7%。

(三)从企业规模看

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120.62亿元,增长4.6%;小微型企业完成增加值40.21亿元,同比增长32.5%。

(四)从非烟工业看

烟草工业完成增加值68.95亿元,增长1.5%;非烟工业完成增加值91.89亿元,增长18.0%。

二、主要运行特点

(一)全年工业生产运行平稳,低开平走

今年以来,楚雄州工业由于受烟草业的拖累,以及缺乏大项目的支撑,楚雄州工业增速不高,工业增加值增速从年初3月的10.1%一路回落到1-8月的6.3%,到9月呈现回升势头,到12月末到10.3%,达到全年最高点。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骤增,但规模较小

到12月末,全州规模以上工业达197户,比去年年末156户增加了41户,是增加户数最多的一年,但新增加的企业规模较小,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但从长远看,增加的企业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三)县市工业全面增长,重点工业大县增速缓慢

全州10县市中,楚雄市由于受烟草业的影响增速较低(楚雄市非烟工业增长13.5%),烟草业在全州工业经济中占比较大,拉低了全州工业增长速度,其它9县增速高于全州平均水平,实现2位数增长。

今年以来,受经济大环境及相关政策的影响,全省卷烟增长微弱,楚雄州烟草、冶金化工业增势减缓,不少企业价格下跌,效益明显下降,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总体而言,楚雄州主要支柱产业呈现回落走势。烟草制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8.95亿元,增长1.5%,冶金化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1.67亿元,增长12.6%,其中:冶金矿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2.34亿元,增长12.6%;化学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33亿元,增长12.3%。新能源工业快速兴起,成为2013年工业增长的一大亮点。目前,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新能源企业有4户,比去年增加2户,其中,风能发电企业3户,太阳能发电企业1户,这4户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52亿元,同比增长236.6%,企业数量增加,产能翻番。

(一)烟草制品业低速增长,对全州工业影响较大

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相关政策的影响,卷烟库存攀升,部份高档烟品种出现较大降幅,全省卷烟增长微弱,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幅受限。楚雄州全年烟草制品全年实现产值、增加值为94.23亿元和68.95亿元,分别增长1.7%和1.5%,由于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占全州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大,其影响显而易见。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2.87%,仅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7个百分点,其余9.6个点靠非烟工业拉动。

楚雄州的工业结构看,烟草制品业占42.87%,冶金化工业占32.13%,这两大支柱产业合计占总量的75%,这两产业发展的快慢,对全州工业能否快速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当然,这几年,州内培育的生物医药产业、绿色食品业,新能源等产业有较大的增长,但总量上还难于支撑全州工业快速增展。

(三)部分项目进展缓慢,工业经济增长缺乏后劲

2013年全州工业投资完成151.5万元,完成计划的82.7%,没有完成预期目标,部分项目受要素制约进展缓慢,年内没有大项目建成投产。在工业投资中科技含量高、能够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牵动作用强的龙头大项目还比较少,这对今年乃至今后一段较长时间工业经济的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四)要素制约更加突出,企业发展困难较大

一是用工难,工业企业用工成本平均每年以10-20%的增幅增长,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二是融资难,当前金融行业面临“钱荒”,再加上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融资难度更加突出,融资成本也相应提高。三是部分产品价格下降较多,型钢每吨比去年同期下降200多元,铜精矿每吨比去年下降4000多元,造成企业产量上升,但销售收入下降的局面。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2013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保持了规模以上工业的平稳增长,为促进彝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从目前情况看,2014年前景依然不容乐观,发展的困难较大。一方面,受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国家淘汰产能过剩政策等因素影响,钢铁、建材等重化工业的调整阵痛将无法避免,短期内将增加这些行业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消费短期难以出现明显提振,受八项规定和厉行勤俭节约的影响,烟草业仍将延续2013年低增速的态势,并且面临卷烟产量和一、二类烟占比两降的风险,为此2014年将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促使楚雄州工业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一)统一思想,把工业发展作为经济跨越发展的引擎动力

工业兴,百业兴,经济社会发展慢在工业,快也在工业,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动力,进一步统一加快工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打造产业集群,做大工业经济总量,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强化节能减排;二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强化人才支撑;三要明确工业发展战略定位,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工业园区为平台,科技创新为动力,力争在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重大工业项目推进上实现突破,从而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增加投入,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我们要抢抓机遇,掀起楚雄州新一轮工业园区建设的高潮,要将各项政策向重点支持的产业和重点产业集聚的园区倾斜,加快产业园区和行业集聚区建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实现产业集群化,形成彝州特色产业集群和配套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是工业园区建设的根本,是工业园区承载力的集中体现,要加大园区建设资金投入,增加各级财政对工业园区建设的投入,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利用社会资金,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抓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项目是发展后劲的有效载体和最佳支撑点,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龙头作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经验就是一以贯之抓投入、抓项目,保证每年都有一批规划储备的项目,有一批做前期工作的项目,有一批投产的项目,有一批达产的项目。因此,我们一是抓住当前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使一批在建项目早日投产,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和亮点,从而聚集生产要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二是对工业重点项目细化分解,落实责任,逐月跟踪进度,狠抓督促、协调和服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倾心听取企业的呼声、意见和要求,帮助他们树立进一步发展的信念,越是在发展的低潮期,越要咬住项目建设不放松,积蓄发展后劲。三是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我们要树立“服务项目为本,企业需求至上”的理念,确立“亲商、安商、富商”的意识,全力为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确保项目建设工作事事有人抓,件件能落实,创造引得来、留得住、有奔头的投资环境,并通过软硬环境的不断提升和整合,营造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的氛围。

(四)抓培育提升,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要有抓大也不放小理念,在抓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同时,做好小微企业规范升级工作,从数量上说楚雄州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已达200多户,只有培强做大小微企业,才能增加工业经济的新鲜血液,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积极研究制订小微企业培育扶持政策,抓好小上规培育,壮大规上企业队伍。落实培育提升计划,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放宽审批要求,优化办事流程,加强指导服务,继续实施达规鼓励政策,营造良好的提升发展环境,增强企业主动申报规上企业的积极性,壮大规上工业企业队伍,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五)抓监测分析,确保工业经济健康运行

一是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完善月报制度,及时掌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运行动态,发现经济运行中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重大问题,联合多部门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及时化解工业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强化对全州规模以上企业的生产调度,在用水、用电、用路等方面确保企业正常生产需要,努力提高整体盈利水平,推动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