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573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4年05月23日 文  号:
标 题:
楚雄州2014年1-4月经济运行稳健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成文日期:

楚雄州2014年1-4月经济运行稳健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今年1—4月,全州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国内贸易较快增长,金融运行平稳,地方财政收支稳步增长。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增速逐月回升。

全州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与上年同期相比(下称“同比”)增长7.6%,增速比一季度(6.3%)提高1.3个百分点。

1.从性质分类看,除国有企业增加值出现下降外,其余类型企业都保持增长。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3.5亿元,同比下降15.3%,股份制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分别完成增加值43.3亿元和1亿元,分别增长8.3%和23.7%,其他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2.2亿元,同比增长32.9%。

2.烟草工业和非烟工业均稳步增长,当月增速加快。4月份烟草工业增加值增长18.4%,比3月份的增幅(7.9%)提高10.5个百分点,1-4月烟草工业增加值增长7.9%,比一季度的增幅(5.6%)提高2.3个百分点。4月份非烟工业增加值增长7.9%,比3月份的增幅(-1.2%)提高9.1个百分点,1-4月非烟工业增加值增长7.1%,增幅与一季度持平。

3.重点行业“四增三降”,多数保持增长势头。烟草制品业完成增加值25.1亿元,增长7.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增加值1.6亿元,增长18.2%;农副食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7亿元,增长27.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3.8亿元,增长9.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5亿元,下降16.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8亿元,下降15.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8亿元,下降11%。

4.全州县域工业经济呈现九增一降。全州10个县市增长情况是:姚安县增长67.6%,永仁县增长39.9%,双柏县增长22.3%,元谋县增长21.3%,牟定县增长17.8%,大姚县增长14.7%,武定县增长10.9%,楚雄市增长7.4%,南华县增长5.4%,禄丰县下降7.3%。

(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增速逐月回落。

1—4月,全州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增速比1—3月回落8.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单位投资完成72.3亿元,同比增长33.3%。

1、从构成来看,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分别完成投资101.4亿元和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2%和24.6%,设备购置完成投资9.6亿元,同比下降24.6%,其他费用21.8亿元,增长56.6%。

2、按房地产与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看,房地产开发投资22.9亿元,同比增长10.9%,非房地产开发投资116.5亿元,增长38.5%。4月末,全州投资建设的施工项目有800个,同比增加39个,增长5.1%,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307个,增加27个,增长9.6%。

3、从三次产业投资情况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3亿元,同比增长29.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9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7.2亿元,增长38.2%。

(三)国内贸易较快增长,增速呈回升态势。

1—4月,全州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7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主要特点是:

1.城镇零售额增速高于乡村。按销售地区划分,城镇完成零售额46.2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城区零售额28.9亿元,同比增长12.8%;乡村完成零售额7.6亿元,同比增长9.7%。城镇增速高于乡村4.1个百分点。

2.商品零售增速高于餐饮业。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实现7.2亿元,增长4.9%;商品零售业交易额完成46.5亿元,增长14.6%。商品零售业增速高于餐饮业9.7个百分点。

3.非公经济增速高于公有制经济。从经济成分划分情况来看,公有制经济完成零售额12.7亿元,增长9.3%;非公有制经济完成零售额41亿元,增长14.5%,其中个私经济完成零售额36.8亿元,增长13.8%。

(四)对外贸易大幅下降,旅游业持续增长。

据州商务局统计,1—4月,全州实现进出口总额6334万美元,同比下降39.8%。其中:出口额5671万美元,同比下降30.8%;进口额663万美元,下降71.4%。

据州旅游局统计,1—4月,全州接待海外入境游客1.5万人次,同比增长14.8%,接待国内游客587.7万人次,同比增长6.6%;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1亿元,增长13.6%。

(五)财政收支稳步增长

1—4月,全州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46亿元,同比增收2.91亿元,增长18.7%。其中:州级完成收入3.94亿元,增收0.47亿元,增长13.6%;县级完成收入14.53亿元,增收2.44亿元,增长20.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50亿元,下降20.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53.59亿元,同比增支6.70亿元,增长14.3%。其中:州级支出8.13亿元,增长29.2%;县级支出45.46亿元,增长1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5.82亿元,下降22.6%。

(六)金融机构存贷款平稳增长

4月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31.5亿元,比年初增长3.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0.7亿元,比年初增长7.5%。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52.2亿元,比年初增长5.4%。存差279.2亿元。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企业运营成本居高难下。部分工业品价格“高进低出”,直接挤压了企业盈利空间。二是当前用工成本趋高,企业间人才竞争加剧,人工成本不断增长。三是土地要素偏紧,由于土地指标有限,企业取得用地指标较困难,用地缺口比较大。四是企业融资环境手续繁琐、门槛较高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观。

(二)投资增长后劲较弱。从时序进度完成情况看,1—4月投资仅完成全年计划目标(565亿元)的24.7%和工作目标(588亿元)的23.7%,距离要完成全年33.3%时序进度任务,还有8.6个百分点和9.6个百分点的差距。从投资增速来看,1—4月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一季度回落8.9个百分点,从施工项目数量来看,1—4月全州施工项目增幅同比没有明显增加,大项目少,从投资结构来看,设备购置投入继续大幅下降(同比减少24.6%),表明用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投入明显不足,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将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受国内大环境因素制约,居民消费不旺。受经济国内需求因素影响,居民即期消费难以得到有效释放,刚需性消费增速减缓,消费市场增长拉动力减弱,加之各类刺激性消费政策逐渐退出,而新一轮的刺激消费的政策尚未出台,难以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另外,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分流了相当一部分购买力,对传统消费品市场形成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传统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四)外贸进出口总额持续下降。2—4月全州进出口总额增幅分别下降39.5%、42.6%和39.8%,一直持续大幅下降,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着力加以解决,着力实现扭负为正。

三、下步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认真落实各项稳增长措施,促进经济较快发展。近期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较发展的意见》和州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经济平稳较发展的实施意见》,含金量很高,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可操作性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实际制定相关配套措施,积极宣传,狠抓落实,重点关注鼓励工业企业扩销促产,规下升规上的工业企业、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的奖励政策,重要产品收储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扩大消费需求等政策的实施效果,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二)继续加大投资力度,保持投资快速增长。一是加快转变投资增长方式,努力提高投资效益,对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传统投资方式进行改革;二是突出重点,保障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三是要优化投资环境,促进项目开工建设。规范和简化投资过程中的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四是要统筹兼顾,优化投资结构。注重第一产业的投入,加大对农业、农村项目、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要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新上项目,扩大生产规模,特别要制定产业扶持政策,通过市场引导,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主导产业的建设;要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力度,带动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长。

(三)加快小微企业培育,解决制约小微企业发展问题。各级政府要积极为企业做好服务,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破解发展“瓶颈”。要帮助小微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加工业,使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要支持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和帮助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技术进步和产品优化升级;针对招工难、找工作难的现状,政府有关部门要着重培养企业急需的熟练工人、技术人员以及销售人员,为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四)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扩大消费尤其是城乡居民消费,通过积极引导和扩大消费,进一步拉动全州经济快速增长。一是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拓展消费领域,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换代;二是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把商品质量关,加大商品抽检力度,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加消费者信心,扩大消费。三是根据经济发展状况,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