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561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4年04月25日 文  号:
标 题:
楚雄州一季度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及工资情况分析
成文日期:

楚雄州一季度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及工资情况分析

一季度,州委、州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州社会经济呈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企业经营效益有所提高。随着国家的各项就业、社会保障及劳动工资等政策的落实到位,带动了全州劳动就业的稳步发展,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州从业人员和工资总额均呈现出平稳的增长态势。但不同行业之间、不同经济类型之间人均劳动报酬差距进一步扩大。失业人员及新增劳动力增加,社会就业压力增大。

一、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和在岗职工稳步增长

2014年一季度末,全州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175789人,比上年同期增加4998人,同比增长2.92%;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73975万元,同比增加14914万元,增长9.38%。

(一)单位从业人员增长2.92%。全州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外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的公司从业人员(以下简称单位从业人员)175789人,比上年同期(下称“同比”)增加4998人,增长2.92%。分经济类型看:(1)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103451人,同比减少7082人,下降6.41%;(2)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3435人,同比增加289人,增长9.19%;(3)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员68903人,同比增加11781人,增长20.62%。按国有单位的企业、事业、机关分组看: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下降,机关单位从业人员基本持平。三月末,全州国有企业从业人员19904人,同比减少6408人,下降24.35%;事业单位从业人员51376人,同比减少942人,下降1.80%;机关单位从业人员32171人,同比增加268人,增长0.84%。           

(二)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增长0.51%。全州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数149909人,同比增加754人,增长0.5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在岗职工90875人,同比减少7591人,下降7.71%;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在岗职工3299人,同比增加480人,增长17.03%;其他经济单位在岗职工55735人,同比增加7865人,增长16.43%。按国有单位企业、事业、机关分组,国有企业单位在岗职工人数13996人,同比减少6042人,下降30.15%;事业单位在岗职工人数47471人,同比减少1224人,下降2.51%;机关单位在岗职工人数29408人,同比减少325人,下降1.09%。

从业人员增减变动的主要原因:

一是企业单位人员减少,由于减员增效,从业人员减少。二是机关单位由于招考、吸纳新的就业人员,以及增加部分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同比增加。三是纳入统计的单位增加。规模以上工业、资质以上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星级以上宾馆、饭店的单位不断增加,使单位从业人员增加。

二、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和平均工资稳步增长

从国有、集体、其它经济单位和按国有企业、事业、机关分组来看,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稳步增长。

(一)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长9.38%。一季度,全州城镇单位共支付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7397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8%。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12907万元,同比下降0.07%;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8086万元,同比增长55.35%;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52982万元,同比增长29.64%。按国有单位企业、事业、机关分组来看,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4279万元,同比下降25.54%;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57889万元,同比增长12.52%;机关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0739万元,同比增长6.24%。

(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长7.97%。一季度,全州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623元,同比增加78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7%。分经济类型看:全州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705元,同比增加872元,增长8.05%;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3883元,同比增加6561元,增长37.88%;其他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010元,同比增加692元,增长9.46%。按国有单位企业、事业、机关分组来看,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625元,同比增加486元,增长3.44%;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850元,同比增加1570元,增长15.27%;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085元,同比增加586元,增长6.17%。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原因:

一是企业单位劳动报酬增长较快。企业单位今年业绩均好于上年同期,所以企业单位工资增长较快,以及1季度发放2013年年终奖、绩效工资等。如金融、保险、烟草公司、供电公司等企业从业人员工资的增长一定程度带动了全州从业人员工资水平的上涨。

二是国家正常的调资因素拉动工资增长。1、政策性工资增长拉动机关单位劳动报酬增长。2、根据相关文件通知,2014年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和机关单位部分工作人员按年度考核结果,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和晋升级别工资。2013年1季度,全州机关、事业单位落实了新的工资发放标准,上调了职工工资项中工作津贴和生活补贴,并一次性补发了2012年下半年以来的工作津贴和生活补贴增资项,而2014年,全州未再次进行类似较大幅度的工资调整。

三是集体单位工资持续大幅增长。由于金融业的信用联社是城镇集体单位(农村信用合作社)效益较好,以及各项惠农支农贷款的增加和业绩的提升,从而拉动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同比大幅增长,增长29.64%。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就业岗位不足,失业人员仍然较多。据楚雄州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州上期末结转登记失业人数14159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074人,增长8.21%;本期新登记的失业人数3682人,比上年同期增加567人,增长18.20%;期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4210人,比上年同期增加925人,增长6.96%;登记失业率达到3.31%。

(二)行业间平均工资差距仍然较大。在19个大行业中,有8个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增幅达到了两位数,其中列前5位的依次为:1、金融业、保险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595元,同比增长34.12%;2、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394元,同比增长32.91%;3、卫生和社会保障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954元,同比增长21.30%;4、批发和零售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183元,同比下降3.20%;5、教育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140元,同比增长21.30%。最低的行业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664元,同比增长5.49%。不同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差距呈扩大趋势。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保持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一般来讲,只有持续、健康的经济增长才会增加就业岗位。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促进发展中,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注重扶持小微企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吸纳社会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鼓励灵活就业。目前,我州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主要是国有和城镇集体单位,而非国有经济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社会保险覆盖面较低。因此,应通过逐步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管理,坚持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和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尽快完善我州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切实保证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和兑现,为职工下岗分流和劳动力流动解决后顾之忧。

(三)引导企业改善劳动条件,改善员工各方面待遇,吸纳更多的人员就业。引导企业用“以人为本”理念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采取提高薪酬待遇、改进企业民主管理等手段,积极改善企业用工环境,增强岗位吸引力,让员工和企业在发展中共同获益。

(四)缩小收入差距。要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工资、薪酬的发放秩序,整顿不合理分配,增加工资分配的透明度,利用税收等手段调节收入过快增长,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