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560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4年04月25日 文  号:
标 题:
2013年楚雄州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
成文日期:

2013年楚雄州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进一步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交通运输业发展步伐,将为楚雄州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重要基础。

一、运行特点

(一)公路客、货运量增速企稳回升。2013年,楚雄州交通运输业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稳中有进。全年全州完成客运量0.34亿人次(公路运输,下同),比上年增长2.6%;旅客周转量23.86亿人公里,增长11.3%。货运量完成0.2亿吨,增长12.6%;货物周转量23.42亿吨公里,增长16.5%。

(二)营业收入逐月上升回稳。全年,全州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10.41亿元,增长1.1%,比1-11月回升1.2个百分点,实现正增长。从走势看1-2月、1-5月、1-8月、1-11月、1-12月分别增长-36.5%、-5.9%、-1.4%、-0.1%和1.1%,呈逐月上升回稳趋势。

(三)运营成本逐月增加,亏损增加。全州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年营业成本9.73亿元,增长4.3%,比1-11月、1-8月、1-5月和1-2月分别上升1.2、3.4、10和42个百分点;全年亏损0.27亿元,比上年增加亏损0.23亿元,下降2.3%,降幅比1—5月和1—8月分别减少9.4和7.7个百分点。

(四)对经济增长贡献增加,行业比重扩大。2013年,全州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4.93亿元,增长5.5%,占全州第三产业比重为11.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增长贡献率达22.6%。

二、需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运输能力供给仍然不足。总体上看,全州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仍然不足,还不能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从区域看,部分地区交通运输设施落后,尤其是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达度、网络密度不够,便捷性、畅通性欠缺,不能较好地满足货物运输和人员出行的需要。

(二)公路运输企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州大部分运输企业是传统小规模企业,服务能力有限,企业服务网络化程度低,企业经济实力普遍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随着近几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竞争加剧等诸多因素影响,运输市场竞争加剧,中小运输企业面临巨大竞争压力,运输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三)道路运输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受车辆快速增长、新驾驶员迅速增多以及客货长途疲劳驾驶等因素影响,道路运输业车祸时有发生,安全形势不容忽视。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业务素质亟待提高,客运车辆挂靠经营使得企业安全主体责任难以落实的问题亟待解决;行业管理部门对客运企业、车辆和对从业人员实施监管尤其是安全管理的方法、手段、监管的措施等亟待改进。

三、发展对策和建议 

按照《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3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围绕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畅通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

(一)加快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高运输效率。大力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大对综合客运枢纽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公路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和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抓住机遇,加快建设快递业务引发的交通运输物流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交通运输领域,多措并举,筹集资金,按照“3年行动计划”确定的重点任务,抓紧启动一批新开工项目,加快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通过健全综合运输体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综合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交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

(二)引导客运企业转型升级,推进货运企业运力结构调整 ,增强公路运输竞争力。一是以客运站等场站设施建设为契机,推进同城区域内客运企业间的整合,实现运输联合、站运分离,引导客运企业转型升级,应对竞争。加大公司化经营覆盖面,通过线路整合推动经营主体整合,促进客运企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二是探索运输工具、运行油料、维修配件、车辆保障等集中采购模式,努力降低运行成本。建设全州道路客运信息平台,优化营运组织调度,拓展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大力发展旅游包车。三是培育区域性货运规模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相应资金补助,引导货运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发展节能运输、特色运输,建设货运交易市场,建立货运专用信息平台,做大做强公路运输企业,发挥规模化效应。四是引导传统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搭建物流企业与商贸流通基地、生产企业、投资集团,促进第三方物流和综合物流发展,加快农村物流发展。

(三)高度重视交通安全管理,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性。以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为重点,加大道路运输管理力度,扎实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严禁超载现象发生。长途客运班线驾驶员停车休息制度要常抓不懈,加快客车更新速度,在农村客运中,加速淘汰技术性能落后等不符合要求的客车。完善包车客运管理规定,强化执法检查,严格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加大运输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严重违法行为和运输事故的责任追究,严防运输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四)落实公交优先,促进城乡统筹。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通过新增环保公交车辆、优化公交线网,不断提高公交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完善农村客运网络布局,稳步推进镇村公交的发展,将城市公交、镇村公交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加强政府及主管部门对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企业能够保本经营,维持现有镇村公交的正常运行,提高镇村公交开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