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535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4年07月04日 文  号:
标 题:
上半年楚雄州畜牧业持续发展
成文日期:

上半年楚雄州畜牧业持续发展

今年上半年,我州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畜禽出栏存栏持续增长;肉类、禽蛋产量增速高位运行;畜牧业产品产值及服务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的46.4%,成为上半年第一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畜牧业生产情况

(一)畜禽出栏持续增长。二季度全州出栏肥猪157.95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0.2%;牛出栏16.39万头,增长6.6%;羊出栏46.26万只,增长6.6%;出售和自食家禽948.26万只,增长10.9%。

(二)畜禽补栏及时,存栏较快增长。6月末大牲畜存栏95.63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3.4%,增速上升了1.2个百分点;牛存栏74.6万头,增长3.7%;羊存栏139.39万只,增长7.9%;家禽存栏979.13万只,增长11.8%;生猪存栏228.8万头,增长8.4%。

(三)肉类、禽蛋产量增速高位运行。二季度全州肉类总产量达18.3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2%。其中猪肉产量13.68万吨,增长11%;牛肉产量2.28万吨,增长6.9%;羊肉产量0.81万吨,增长6.7%;禽肉产量1.61万吨,增长10.9%;禽蛋产量0.56万吨,增长11.7%。肉类产量、禽蛋产量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3、1个百分点。

二、二季度畜牧业生产发展的特点

(一)畜禽出栏、存栏全面增长。猪、牛、羊、禽出栏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0.3、-1.7、1.1、1.4个百分点;猪、牛、羊、禽存栏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0.1、1.1、2.9、3.3个百分点。

(二)羊肉价格一路看好,因羊的市场好,今年我州加大羊的发展扶持力度,用于发展羊的扶持资金比上年同期增加100万元,使我州羊的生产不断加快。羊出栏、存栏增幅均高于上年同期。

(三)我州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紧紧围绕畜牧业发展目标,重点抓好动物疫病防治、畜禽品种改良和畜牧业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州畜牧业生产的稳步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畜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目前,我州畜牧业的养殖方式还是以家庭户的分散养殖为主,规模集约养殖户数少、数量少。且畜牧业龙头企业少,很多地方至今仍没有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多养殖户对市场行情无基本预估能力,对相关政策把握不及时,信息的闭塞导致了“价高入市,价低退市”的养殖怪圈,养殖存在盲目性,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二)畜禽养殖面临新问题。我州畜牧业发展规模难于快速扩大的主要原因,除存在疫情防控难度大外,草食动物牛羊发展缓慢也是一个主要原因。由于牛羊养殖存在饲草不足,集约养殖程度低的问题,制约了我州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三)多因素影响,养殖意愿不强。受宏观经济影响,项目投入逐年减少,规模养殖户资金筹措困难,加之市场风险、疫病风险、饲料劳动力价格上涨导致养殖效益下降等影响,很多人不愿从事养殖行业,养殖意愿变弱。

四、工作建议

一是畜牧业工作重心要转移到发展现代畜牧业。坚持以抓大户、大场、小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规模化饲养。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兴建一批功能齐全、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猪、牛、羊、禽等规模养殖小区。积极鼓励引导饲养户逐步向各类养殖小区集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大力培植各类养殖大场、大户,使全州畜牧业规模化饲养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

二是草原生态规划建设工作刻不容缓。畜牧产业化的发展环节多,牵扯面大,特别是牛羊养殖。各有关部门要围绕自身职能,选准切入点,在注重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扶持的同时,不能忽视对生态、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制订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强化服务,密切配合,为畜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要在畜牧业发展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在投入机制上,对新上专业场和畜产品加工企业,一律实行财政投入为导向,农民、业主投入为主体,信贷、外资和社会资金投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畜牧业投入机制;在利益机制上,要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订单”、“合同”等形式组织标准化生产,走牧、工、贸一体化的发展路子;在工作机制上,各级政府要转变工作职能,创新工作机制,把组织生产、提供信息、开拓市场、运销产品的任务逐步交给民间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从而把农户分散的、自发的、盲目的生产经营行为用合理的利益机制联结起来,让民间经济组织成为农户与市场对接的桥梁和纽带。

四是加强“两个”体系建设。一是预警监测、市场监测体系建设。要组织整合相关单位、行业协会等队伍力量,稳定基层统计员队伍,构建高效工作机制;加强多部门间联合会商、形势研判,做到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真实数据为依据,定时、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市场信息,引导畜牧生产稳步健康发展,同时让群众吃上放心肉,增强市场活力。二是要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建设,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进一步增强养殖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