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491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4年10月29日 文  号:
标 题:
2014年三季度楚雄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小幅回落
成文日期:

2014年三季度楚雄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小幅回落

前三季度,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6039万元,同比增长13.2%,增速比1—8月回落0.3个百分点,增速呈现小幅回落的态势。

一、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两个月出现小幅回落。9月当月,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983万元,同比下降2.8%,受限额以上负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幅持续两个月出现回落,1—9月累计增速比1—7月下降0.4个百分点,比1—8月下降0.3个百分点。

(二)城镇消费需求弱于农村,但仍是社会消费的主体。前三季度,全州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7440万元,同比增长13%,占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6%;全州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599万元,同比增长14.3%,占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4%。随着中央、省、州各项惠农扶农政策的落实,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农村社会消费品增速首次超过了城镇,但由于基数低,消费量少,城镇消费仍处于社会消费的主体地位。

(三)商品零售发展较好,餐饮收入理性回归,增幅缓慢。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级各部门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相关文件出台,对高档消费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公务接待、团体消费明显减少,营业额大幅下滑,经济实惠的大众餐饮依然受消费者青睐,餐饮消费呈现出增速回落、理性回归的态势。前三季度,商品零售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9594万元,同比增长13.9%;餐饮收入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6445万元,同比增长9.2%。

(四)非公经济增速回落。按经济成分分,前三季度,非公有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0795万元,同比增长10.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6.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3.6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增速回落,制约社会消费品的快速增长。

(五)限额法人企业当月增速大幅下降,县与县之间发展差异较大。9月,全州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75983万元,同比下降2.8%,其中: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实现50848万元,同比下降8.7%。从分县限上法人企业发展情况看,南华县、禄丰县和武定县大幅下降,降幅分别是-47.3%、-41.7%和-41.4%;楚雄市和双柏县小幅下降,降幅分别是-1.7%和-0.1%;元谋县小幅增长,增长5.2%;永仁县和大姚县实现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19.1%和17%;牟定县和姚安县实现高速增长,增速分别是62.3%、52.5%。

二、存在问题

前三季度,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发展平稳,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三大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的快速发展:

(一)受相关政策影响较大。拉动零售额增长的根本是消费市场的繁荣和消费的增长。由于今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态势,虽然下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对房地产调控重点、思路和方法已经出现重大调整,但房地产市场的回升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与房地产相关的商品如建材、家电、家具、装潢材料等销售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加之在各级各部门的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实际行动下,高档餐厅、酒店公务接待、团体消费大幅减少,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下降,导致部分高档餐饮等行业转向经营或者停业,等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了社会消费品快速增长。

(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趋缓是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居民收入是决定居民平均消费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是直接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否能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现阶段,全州居民消费结构正处在由传统以吃穿的生存型消费向以住、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过渡阶段,生存消费需求量一般比较稳定,只有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才能激发其他需求。目前,由于吃、穿、住、行以及教育、医疗消费等关乎民生的基本消费快速上涨,冲抵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与此同时,前三季度,全州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182405人,同比下降0.17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同比下降2.28%,从业人员的减少,致使城乡居民购买力下降,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

(三)网购的快速发展。由于我州产品网络销售发展滞后、网络销售量较小,市场份额不高,而网络购物发展较快,受网上购物冲击,各商场、超市的衣服、生活用品等生活必需品消售市场份额减少,网上购物冲击力的加大造成零售企业销售增速下滑,严重影响全州社会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多措并举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就业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只有增加收入,才能增强购买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二)积极探索住餐企业转型。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是我国优良传统,高档住餐企业应改变经营思路和营销策略,进一步在服务广大群众上做好文章,把更好地服务于普通消费大众作为发展重点,根据消费需求的变化,合理制定菜品价格,推出特色菜,更好利用网络资料,开展网络订餐活动,薄利多销、提供亲民服务等方式探索向大众餐饮转型,吸引更多普通百姓消费,使得高档住餐企业理性回归到良性、长足发展的轨道上来。

(三)全面清理限上企业,确保“限上”企业提质增效。目前,个别部门在认识上存在差异,对企业的指导、监测还存在差距,基础工作不扎实。各责任部门应相互配合,加强对现有限额以上企业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加强对辖区内限额以上企业的清理,重点做好成长型和新建企业申规达限工作,及时将达到限额标准单位纳入统计;同时对现有“限上”企业加强指导、监测,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努力使企业提质增效。

(四)加快发展我州电子商务销售。电子商务作为新型销售渠道,已经成为商家重点发展的业态形式。要鼓励和支持商贸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个体工商户转企业,限额以下企业转限额以上企业等工作,引导电子商务商户走正规营销化道路,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加大对电子商务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协助融资,减免税收、奖励资助等减轻企业负担,切实推进商贸企业电子商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