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市场需求疲软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州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全州上下共同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协作配合,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不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致力于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和模式创新。2014年全州非公经济保持了稳中有升的发展势头,为全州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非公经济发展情况
一是非公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14年全州非公经济发展迅猛势头初见端倪,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33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州GDP的比重为47.8%,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非公经济中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非公经济增长分别拉动1.22、11.62和3.16个百分点,非公经济中二、三产业对非公经济的拉动较大。
二是对全州经济拉动作用明显。2014年全州GDP实现701.8亿元,同比增长11.0%,但非公经济增幅仍快于全州GDP增幅5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对全州GDP的增长拉动了4.3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明显,在国内经济下行,成本上行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三是非公有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2014年,非公经济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8.2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5.8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1.5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4%,21.2%,9.7%;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4.4:52.4:33.2,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与我州GDP“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一致,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与全州经济发展趋势相符合,吻合度较高。非公经济中的一、二、三产业对全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6%、72.64%、19.76%,对全州经济增长的贡献呈不断上升趋势,推动作用明显加强。
二、非公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分布广,科技含量低,发展壮大难。多数非公企业由于管理的局限性和资源的约束性,导致生产效益低下,产品科技含量低,整个行业结构不合理,虽然延伸的行业较广,但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品牌意识不强,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难以发展壮大。
(二)资金严重不足,融资困难。我州很大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靠企业本身,由于企业的规模小,抵押还贷风险高,企业从银行贷款比较困难,民间筹资也有一定难度,资金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州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骨干企业少,凝聚人才难。经济发展需要骨干企业,需要人才支撑,骨干企业和精英人才能够聚集力量,带动发展。但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产值不大,效益不高。再加上人们传统的就业观和大多数私营企业过于强调自身利益而忽视职工利益,因此很难留住人才,限制了企业发展。
三、非公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努力增强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健全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政策咨询、资金融通、财务代理、资本评估、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法律咨询、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各类服务保障,营造良好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
(二)加大创新力度,努力提高非公经济竞争力。要大力支持和促进非公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引进创新相结合,努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加强银企合作,多渠道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要积极有效地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采取多种融资方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努力满足中小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四)提升素质,加强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在中小企业中,人才缺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整体水平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企业需要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加强管理,搞好员工在职培训,提高管理者及员工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