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455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13日 文  号:
标 题:
楚雄州2014年1—11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成文日期:

楚雄州2014年1—11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今年以来,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千方百计稳增长。1—11月,全州国民经济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工业生产稳中趋缓,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消费品市场继续活跃,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存贷款快速增长。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平稳中趋缓

1—11月,全州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下称“同比”)增长13.7%,增幅比1—10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烟草制品业完成增加值73.7亿元,增长10.6%,比1—10月回落1.9个百分点;非烟工业完成89.4亿元,增长16.3%,比1—10月上升1.2个百分点。全州工业生产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1、除其他类型企业外,各种所有制企业均表现为增长。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7.2亿元,同比增长0.3%;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0.6亿元,增长12.0%;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50.4亿元,增长14.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2.8亿元,增长10.9%;其他企业完成增加值2.1亿元,下降6.0%。

2、27个行业中有22个保持增长。1-11月,全州2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2个保持增长。其中,烟草制品业完成增加值73.7亿元,增长10.6%;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增加值5.6亿元,增长37%;农副食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9.6亿元,增长3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7.1亿元,增长26.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10.4亿元,增长3.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7亿元,下降12.6%。

3、三大门类均保持增长。1-11月份,全州采矿业完成增加值14.9亿元,增长10%;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37.5亿元,增长1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10.7亿元,增长3.8%。

4、县域工业经济全面增长。全州10县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保持增长,8个县的增幅超过全州平均水平。从高到低增速依次为:武定县增长29.5%,牟定县增长27.6%,姚安县增长23.5%,永仁县增长21.4%,南华县增长20.8%,元谋县增长20.0%,大姚县增长18.8%,双柏县增长18.6%;两个县市的增幅低于全州平均水平,楚雄市增长12.8%,禄丰县增长2.5%。

(二)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增速有所放缓

1—11月,全州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50.3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1—10月(34.9%)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单位完成投资263.2亿元,增长35%。在规模以上投资中: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分别完成投资411.3亿元和31.7亿元,分别增长42.6%和47.3%;其他费用65.9亿元,增长24.7%;设备购置完成投资41.4亿元,下降16.2%。房地产开发投资88亿元,增长7.6%;非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462.3亿元,增长39.9%。1-11月全州施工项目数达到2030个,同比增加429个,增长26.8%;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个数1495个,增加511个,增长51.9%。

(三)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对外贸易增速加快

1—11月,全州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7亿元,同比增长13.3%,增幅比1-10月(13.2%)提高0.1个百分点。按销售地区分,城镇完成零售额182.7亿元,增长13.4%,其中城区完成零售额103.8亿元,增长14.9%,乡村完成零售额32.0亿元,增长12.5%。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业完成183.4亿元,增长13.9%;餐饮业完成31.3亿元,增长10.1%。

据州商务局统计,1—11月,全州完成进出口总额28634万美元,增长16.5%,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26844万美元,增长20.8%;进口总额1790万美元,下降24.3%。

旅游业平稳发展。1—11月全州接待海外入境游客3.5万人次,同比增长11%,接待国内游客1770万人次,增长10.1%,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3.2亿元,增长14.7%。

(四)财政收入小幅增长,支出增幅高于收入

1—11月,全州累计完成地方财政预算收入56.36亿元,增收3.95亿元,增长7.5%,增速比1-10月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州级完成收入12.39亿元,增收1.76亿元,增长16.6%;县级完成收入43.97亿元,增收2.19亿元,增长5.2%。税收收入39.36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69.8%,非税收入17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30.2%。

1—11月,全州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3.53亿元,增支18.30亿元,增长17.8%,其中:州级支出20.26亿元,增长16.4%;县级支出153.27亿元,增长17.9%。

(五)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快速增长

11月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86.2亿元,比年初增长11.6%,增幅比10月末(8.5%)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5.9亿元,比年初增长11.4%,比10月末(10.9%)提高0.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92.6亿元,比年初增长14.8%,比10月末(14.3%)提高0.5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用电量持续回落,部分工业产品产量持续下降。1—10月全州工业用电量21.6亿度,同比下降1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18.7亿度,下降7.8%;1—11月全州工业用电量24.2亿度,同比下降1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21.3亿度,下降6.6%,表明电力需求明显不足,部分行业产能利用不高。1—10月全州生产钢材112.8万吨,同比下降6.2%;生产松香4.4万吨,下降25.9%。1—11月全州生产钢材126.9万吨,同比下降5.4%;生产松香5万吨,下降22.9%。

(二)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减缓,一些县收支矛盾突出。1—11月,全州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6.5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8.6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速比1—10月回落1个百分点。从各县市发展情况来看,有4个县财政收入小幅增长或下降,财政增收压力较大,分别是:禄丰县增长1.8%,武定县下降3.7%,双柏县下降5.3%,大姚县下降8.6%。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工业生产形势监测与调度。各级部门要充分发挥相关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工业经济运行、重点工业企业监测日常调度等,密切关注和正确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督促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支持企业加快内部资源整合,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面对当前国内外市场变化迅速,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的实际,及时向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帮助企业做出准确决策,规避经营风险,力促工业经济持续增长。

(二)继续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努力增强产业和区域竞争力。在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推动经济在更长时期内保持平稳发展。利用目前市场需求不足形成的“倒逼机制”,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技改投入和实施扩能改造,盘活存量资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强化政策落实,努力为经济较快增长创造良好环境。要认真落实好中央和省、州经济工作总体部署,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拓宽开放领域,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地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不断提升集聚区功能作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