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较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房地产投资动力不足,用工成本上升的严峻形势下,我州资质内建筑企业克难攻坚挖掘潜力,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隐患,积极适应新常态,建筑业生产经营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2015年一季度全州资质上建筑业企业12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17%;签订合同额45.48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本年新签的合同额为14.62亿元,同比增长13.59%。
二、我州建筑业运行特点
(一)建筑业发展平稳增长。2015年合同额继续保持较高增长,企业签订合同额45.48亿元,同比增长6.7%。本年新签合同额的较高增幅,充分支撑我州2015年建筑业行业发展。
(二)企业结构相对合理。全州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有128家,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103家,占80.46%;专业承包企业25家,占19.54%;施工总承包企业中二级资质企业22家,三级资质企业81家;专业承包中,2级有3家,3级有22家,二、三级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27.91%,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建筑行业发展格局。
(三)企业经营情况良好。今年一季度,全州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0.29亿元,同比增长11.20%;全州实现建筑安装工程10.08亿元,同比增长35.78%。
三、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与建筑业发达省市地州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做大做强方面还需要下大气力。从事建筑从业人员来看,有从业人员31984人,其中工程人员5657人,占17.68% ;拥有一级建造师为58人,仅占0.02%,同时从企业资质来看都是在二、三级之间,没有一级资质企业,在建筑竞标中没有竞争力,州内很多建筑工程被外地建筑企业抢先,也与我州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融入滇中经济圈大背景形势不适应。
(二)建筑业企业发展速度受资金影响速度放缓。2014年以来,由于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持续调控,建筑业企业出现资金链紧张现象。同时,国家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越来越关注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建筑业企业在双重压力下,付款进度和企业发展速度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建筑业工程结算成本居高不下,费用支出增加。由于工人成本快速上涨造成建筑工程成本上升,工程结算成本和经营费用的过快增长,压缩了盈利空间,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下步建议
(一)鼓励龙头骨干建筑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联合、兼并、重组,并与实力雄厚的国字号大企业、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立战略协作关系,开展深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二)进一步深化建筑市场监管,规范参建各方市场行为。加大资质等级证书的管理力度,严把审批程序关,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真正建立起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建筑企业在市场开拓、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扶持,尤其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全州建筑业更好更快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建筑业统计基础工作。州、县市建设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要认真抓好建筑业企业统计的基础工作,促进建筑统计工作规范化,确保数据真实客观反映我州建筑业实际。各建筑企业要结合日常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基础统计工作制度,包括原始台账、进度台账、历史资料、统计报表、数据信息化管理。州、县工商部门要对外地入楚建筑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补办和新办营业执照提供优质咨询服务,做到专人负责办理,在登记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情况下要及时核发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