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372 |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20日 | 文 号: |
标 题:
楚雄州2015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小幅增长
|
成文日期: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372 |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20日 | 文 号: |
标 题:
楚雄州2015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小幅增长
|
成文日期: |
年初以来,楚雄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州各级各部门努力克服今年雨季迟、入夏后插花性区域性干旱持续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为重点,以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为前提,狠抓防灾减灾,加大抗旱投入,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全州农作物种植业继续保持健康平稳发展良好势头。
一、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基本情况
据初步统计,全州预计完成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34.6万亩,增长1.2%;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88.3万亩,增长2%,经济作物面积246.3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体呈现“粮食播种面积小幅增长,特色经济作物发展成效显著”的态势。
(一)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小幅增长。基于我州发展特色农业具备的地理、气候、区位优势以及近年来国家对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户发展种植业的意向性逐渐增强。2015年全州农作物总播种面预计增长1.2%;据初步测算,全年复种指数250.9%,比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增长1.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小幅稳步增长,耕地利用程度不断提升。
(二)粮食生产结构趋优,呈现“五增二减”变化。 2015年我州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科技增粮、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种植业保险项目资金,不断夯实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性地位,给种粮农户吃了“定心丸”。全州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步增长,预计全年增长2%左右,粮食生产结构趋优,呈现谷物类稳步增长,薯类面积小幅下降。“五增”是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豆类面积继续保持增长趋势,预计全年分别增长约4.7%、0.3%、4%、2.1%和1.4%。今年库塘蓄水条件创下近5年的新高,虽然雨季推后,但为稻谷插栽面积恢复性增长提供有利条件。“二减”是其他谷物和薯类面积有所减少,降幅约为2.1%和2.6%。
(三)蔬菜种植面积稳步增长,瓜果类蓬勃发展。通过实施区域布局,积极拓宽销售市场,绿色蔬菜产业已经成为我州农民增收的重点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全州常年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形成以元谋、禄丰、双柏等县市低热河谷地区冬早蔬菜和以姚安、武定等高山反季蔬菜为重点带动的产业布局。市场价格看好、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种植是瓜果蔬菜类蓬勃发展的有利因素。据初步测算,全州蔬菜播种面积预计增长1.8%以上,瓜果类(果用瓜)增长8.3%左右。
(四)部分经济作物面积增减不一,特色经作成效显著
1.今年小春节令内农业生产气候条件较好,油料种植继续回暖,以占油料比重较大的冬油菜籽带动全州油料作物面积的增长,全年油料面积预计小幅增长1.4%;其中,冬油菜籽增长1%,花生增长8%。
2.市场价格走俏、投入扶持力度加大、重点种植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凸显为全州中药材种植取得突破性进展奠定良好基础。预计全年药材面积快速增长达28.5%,其中以“武定、双柏、大姚”三个“云药之乡”为主种植面积占全州80%以上。
3.糖料品种以甘蔗为主,大多为分散小户种植经营,市场收益不高。预计全年增长4.7%。
4.结合烟叶生产严守收购总量红线,加快烟叶生产转型升级,确保提质增效政策的实际,全州2015年指令性收购总量调减4.46万担,烟叶种植面积相应减少较上年下降8.2%。
5.借助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重大决策的契机,在全力培强五大重点产业基础上,部分区域特色经济作物市场前景看好,种植面积大幅增长。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预计全年增长12.9%左右,其中:花卉增长37.6%,魔芋增长53.3%,青饲料增长6.4%。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极端气候变化突出,区域性夏旱存在。在厄尔尼诺大气环流背景的影响下,以干旱和低温霜冻为主的极端天气,给农作物的季节性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今年全州5-6月降雨量偏少,州境内东北部地区比西南部多,雨季推后明显,虽然部分作物在节令内插栽有一定影响,但都在可控范围内,后期水改旱情况比较的突出,特别是山区和半山区。
(二)农资价格高位运行,种植业比较效益低下。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但是被以种子、化肥、农药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所冲抵,人工费、农机维修费、机耕费等中间生产投入增加,农户靠种植业增收的空间范围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偏向外出务工从事二、三产业,家中多以老人儿童居多,是农业科技措施推广实施效果的一个制约瓶颈。
(三)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小,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我州积极培育农村土地向市场有序流转,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总体还存在土地流转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以短期农户自发零星流转为主,一方面部分农户对流转政策心存疑虑,宁可随意经营,靠承包面积有稳定的国家补贴收益保障也不愿转出土地;另一方面流转程序不规范,大多以转包和出租行私下和口头协议,没有依法办理备案和合同签订手续,流转收益无法得到保障,使规模流转的难度加大。
(四)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日趋凸显,农产品的市场信息服务滞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农户选择增加种植亩产高、价格好、收益快的农作物品种,但部分农产品生产周期长,生产结构和条件受各种因素制约,市场价格的变化不能真实反映供求关系,小散户经营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严重阻碍种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抓好晚秋生产后期田间管理。结合今年区域性夏旱影响部分农作物产量的实际,要切实提高晚秋生产对确保全年增粮增收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开展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治,处理好肥水管理技术环节,力争获得好收成。
(二)增加投入,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资金的投入,加快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增加水库、坝塘的蓄水,努力扭转极端气候条件下受干旱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使农业生产抗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努力改造中低产田,扩大高稳产农田和高标准基本农田的面积,不断发展壮大农作物种植业。
(三)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为规模化发展保驾护航。深入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加大对本地种植业规模化增收致富带头典型的引导力度,加强服务管理,加快规范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争取专项扶持、贷款资金发展种植业大户,支持种植业大户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引导全州种植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四)加强涉农信息引导,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相关部门做好有关农产品价格、供求等农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不断提高市场监测预警的服务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户投入的盲目性,有效减轻市场风险。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在联结小生产与大市场中的纽带作用,进一步拓宽农户生产、供应、销售的组织化程度,为农产品保值增效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承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