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367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12日 文  号:
标 题:
2015年1-9月楚雄州畜牧业平稳发展
成文日期:

2015年1-9月楚雄州畜牧业平稳发展

1—9月,我州畜牧业生产发展,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保供给、保安全、促增收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国家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惠农政策,1—9月畜牧业生产发展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1-9月楚雄州畜牧业生产的特点

(一)畜牧业发展总体平稳健康。1—9月全州实现畜牧业产品产值65.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占农林牧渔业产品产值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畜禽养殖结构不断优化,草食畜(牛、羊)肉类产量所占全部畜禽肉类总产量的比重比上年同期上升0.2个百分点,消耗精粮较多的猪、禽肉类产量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

(二)畜禽存出栏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一是生猪存栏257.75万头,同比增长7%;牛存栏81.49万头,同比增长6.2%;羊存栏156.46万只,同比增长10%,其中:山羊存栏155.11万只,同比增长10.3%,绵羊存栏1.34万只,同比下降14.7%;家禽存栏1132.96万只,同比增长7.4%。二是生猪出栏266.38万头,同比增长8.4%;牛出栏26.54万头,同比增长7.8%;羊出栏79.52万只,同比增长8%,其中:山羊出栏78.91万只,同比增长8%,绵羊出栏0.61万只,同比增长3%;家禽出栏1603.3万只,同比增长8.1%。

(三)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由于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出栏数量的增加,我州畜禽产品市场繁荣、供应充足。全州实现猪牛羊禽肉产量30.8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43万吨,同比增长8.5%;其中:猪肉产量22.99万吨,同比增长8.3%,牛肉产量3.69万吨,同比增长7.8%,羊肉产量1.48万吨,同比增长14.7%,禽肉产量2.73万吨,同比增长8.2%。禽蛋产量0.97万吨,同比增长10.5%;

(四)牛奶产量降势大幅收窄。我州的奶牛养殖,一直以来受饲料价格高的影响,养殖成本上升,导致奶牛养殖规模小,而且养殖数量不稳定。9月末牛奶产量完成126吨,比上年同期减少70吨,同比下降35.7%,但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29.6个百分点。

二、我州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任重道远。一是由于近几年我州粮食播种面积较稳定,采取扩大播种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空间有限;加之连续几年部分县市冬春季节旱情较严重,使我州全年粮食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因而饲料用粮的供给受到限制,所以畜牧业的生产规模也受到一定影响。二是我州畜禽养殖中,获得名、特、优地理标志的畜禽产品很少,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开拓难,发展了的也卖不到好价钱。1—9月全州完成畜牧业产值65.81亿元,完成年初目标任务数105亿元的62.7%。据初步推算到年底只能达到99亿元左右。

(二)市场开拓难,畜禽价格不稳定。各级各部门在提高畜禽产品质量方面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如推行绿色养殖、实行集约化养殖等方面,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养殖模式上,没有达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想观念和统一认识,因此生产的畜禽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也就存在市场开拓难的问题;三季度我州多个县市还出现商品羊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据州农业局畜牧科提供数据,9月份全州商品羊均价每公斤25.0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6元,降幅达19.4%,发生贱卖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及畜牧业生产的较快发展,也影响农民收入的快速提高。

(三)传统养殖仍占主导地位。在我州畜牧业发展还是以一家一户的散养为主,饲养水平低,疾病防控难度大。

三、加快我州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一)积极扶持龙头企业,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一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全面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增强单个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养殖户收入。二要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法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积极创办各类协会,为农民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

(二)突出特色养殖,建立基地,促进规模化经营的发展。一要在良种繁育、技术推广上下功夫。各乡镇要建立猪、牛、羊冻配站(点),推广实用技术,提高良种繁育水平。二要在技术调新、规模调大、示范作用调强上下功夫。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通过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基地带动农户。三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品种调优、效益调高上下功夫。适度培育和发展特色养殖,获取较高利润,同时要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

(三)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一要进一步强化疫病防控服务体系及县、乡(镇)、村三级防疫网络体系建设,加强动物疫情测报和信息管理,制定重大疫病的防治预案,增强对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二要健全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直接为畜牧业的生产提供供需和市场前景预测等项服务。通过信息网定期提供与畜牧业生产有关的各方面的信息情况,以达到调整生产、稳定价格、减少风险的目的。三要建全提高产品质量的服务体系建设,产出更多的名特优产品,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提高认识,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各级要充分认识畜牧业的发展,是保证市场供给,稳定物价,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要采取千方百计的办法,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一要将国家关于农村小额贷款的政策用好、用足,争取银行贷款。二要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借助外力,发展我州畜牧业。三要利用民间组织或协会,协调各方资金用于畜牧业生产,从而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五)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畜禽养殖水平。一是畜牧部门要经常组织畜牧科技人员和养殖大户代表,深入到各乡镇进行专题讲座、科技知识培训和经验介绍,提高广大农民畜牧业养殖的科技水平。二是充分利用劳动力培训基地、广播电视等媒体,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让农民学会1—2门畜牧养殖技术。三是适时开展畜牧业发展趋势分析,开阔视野,增强信心,鼓励发展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