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量大,能源生产相对不足,是典型的能源输入型地区。新常态下,全州国民经济能否保持中高速增长,与能源供应状况关系极大。为此,有必要对2015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要能源品种的生产与消耗作必要的分析。
一、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耗的基本情况
(一)生产方面:全州规模以上能源生产企业有30户,其中:原煤生产企业8户,洗煤生产企业3户,焦炭生产企业1户,煤气生产企业2户,电力生产企业21户。在电力生产企业中,火电3户,水电7户,风电7户,太阳能4户。2015年30户规模以上能源生产企业生产原煤151.9万吨,下降27.9%;生产洗煤44.2万吨,下降30.3%;生产焦炭57.0万吨,下降13.5%;生产煤气14.4亿立方米,下降16.3%;生产电力26.0亿千瓦时,增长18.1%。
(二)消耗方面:全州规模以上能源消耗企业有281户,其中:原煤消耗企业118户,洗煤消耗企业5户,焦炭消耗企业10户,电力消耗企业281户。2015年281户规模以上能源消耗企业消耗原煤109.9万吨,下降13.8%;消耗洗煤84.7万吨,下降8.7%;消耗焦炭62.2万吨,下降13.8%;煤气消耗15.5亿立方米,下降17.7%;汽油、柴油等石化产品消耗5.1万吨,增长79.8%;消耗电力22.5亿千瓦时,下降7.6%。
综合上述统计资料看:生产方面,全州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生产除了电力增长以外,其它能源品种的生产呈不同程度的下降;消耗方面,除了汽油、柴油增长以外,其它能源产品的消耗都呈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楚雄州能源产品需大于供,能源生产不能满足能源需求,能源供应对外依赖度过高是楚雄州能源生产与消耗面临的主要问题。楚雄州生产的能源大量在能源生产企业内部循环,而且能源加工转换和回收利用效率不高,加上工业之外的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的能源需求,楚雄州能源生产更是远远小于能源需求,可以看出能源生产在楚雄州整个国民经济构成中是非常明显的短板。
(一)能源需求大于能源供给。从能源生产总量(未扣除产能中的耗能)与能源消耗量(包括生产能源产生的能源消耗)的对比看,能源需大于供明显。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除原煤、电力生产比消耗分别多42.0万吨和3.5亿千瓦时外,洗煤生产比消耗少40.5万吨;焦炭生产比消耗少5.2万吨;煤气生产比消耗少1.1亿立方米;汽油、柴油等石化产品只有消耗,没有生产。综合来看,原煤、洗煤、焦炭、煤气、石化产品、电力等能源产品按折标系数折算加总后生产量是210.9万吨标准煤,消耗量是265.9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全部能源生产小于全部能源消耗55.0万吨标准煤。
(二)工业生产能源消耗比重较大。从能源净产出(扣除能源生产中的能源消耗)看,原煤、洗煤、焦炭、煤气、电力很大一部分是在能源生产企业内部循环,能够有剩余产品销售到非能源生产企业的只有原煤和电力两个品种。从2015年的情况看,我州规模以上能源生产企业生产原煤151.9万吨,其中只有79.9万吨向能源生产企业外售出,占全部原煤产量的52.6%,其余72万吨原煤,变成洗煤,再变成焦炭和煤气,在公司集团内部消化;生产电力26.0万度,扣除能源生产企业自用电后,对外售电只有16.7万度,占全部电力生产量的64.2%。
(三)能源加工转换和回收利用明显下降。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能源加工转化99.1万吨标准煤,下降15.4%;回收利用22.0万吨标准煤,下降13.4%。
三、建议
楚雄州是属于典型的能源输入型地区,必须加大能源生产领域的建设投资,大力发展能源生产。为此,我们建议:
(一)加大对能源生产的扶持力度。①目前全州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已有一定基础,但发展潜力还很大,应积极制定规划,争取项目。②配合中国石油在云南的炼化项目在楚雄尽早落地,做好有关基础配套工作,加大工作力度促项目及早开工建设,早生效益。③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和生物质废料发电在全州还是空白,应积极组织相关的课题研究。
(二)不断提高能源经济效率。目前,一些地方仍然注重眼前利益,依靠大量消耗能源、牺牲环境的模式发展经济;部分行业布局不合理、低水平粗放式生产大量浪费能源现象依然存在。加强节能,我们要从总体上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增加经济的竞争力,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耗创造出较多的物质财富。
(三)加强对能源统计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准确、及时的能源统计监测是节能减排工作决策、管理、监督、考核的基础,但企业能源统计工作普遍存在专职不专、兼职过多的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好能源统计在企业能源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咨询、监督功能。更有个别地方统计法制观念淡薄,数据质量难以保证,这不但不能为能源管理有效发挥正面促进作用,反而可能产生副作用。为此,一定要依法加强对能源统计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使我州依据能源统计数据做出的决策、管理、监督、考核等事项能够可信、科学、有效,切实推动全州国民经济中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