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318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6年04月29日 文  号:
标 题:
2016年一季度楚雄州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成文日期:

2016年一季度楚雄州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年初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州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季度农业生产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一)农村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一季度,全州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8亿元,增长4.7%。增长速度均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排列全省并列第2位。

(二)农业生产稳中有增

1.小春作物长势良好。2015年10月至12月上旬是我州小春主要作物的播种、出苗、生长期,期间降雨量正常偏多,农作物出苗及幼苗期生长良好;2016年1-2月降水偏多、局部受冻,小麦分蘖数多,油菜、蚕豆生长健壮,对小春作物的生长及产量形成有利;2016年3月以后,降雨偏少,土壤墒情稍差,对小春有一定影响;另据州农业局农情统计,整个小春作物生长期间,病虫害累计发生减少19.7%。综合来看,初步预计小春粮食单产偏丰,总产也相应增加。

2.我州积极发展规模养殖及培育养殖龙头企业,大力实施养殖小区建设,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全州生猪出栏增长7.6%;牛出栏增长6.0%;羊出栏增长6.8%;家禽出栏增长6.5%,是第一季度农业发展的主要支柱。

3.我州积极依托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契机,优化区域布局,大力推进蔬菜规模化、标准化、多样化生产,有力地推动了蔬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第一季度蔬菜种植面积增长7.1%,产量(含食用菌)增长6.8%,平均单产基本持平,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支撑。

4.入春以来,我州积极行动,狠抓落实,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季度人工造林面积增长33.5%,植树株数增长7.1倍。

(三)春耕备耕形势总体较好

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工作主线,我州早谋划、早部署,全力抓好今年春耕备耕工作,确保实现增产增收目标。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入春以来,我州通过召开涉农会议、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资金技术,做到大春生产早谋划、早部署,抢抓节令、加强培训。对全州农业执法人员集中进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综合执法培训;下达州级科技增粮启动资金;涉农部门一线科技人员相继就位,蹲点包片、技术包干,认真开展州、县、乡、村科技示范样板田块遴选及高产模式、技术攻关等工作。

2.及早就位农业生产资料。据州农业局农情统计, 截止3月29日,全州已就位化肥14.3万吨,增长10.1%;水稻良种3325吨,增长6.5%;玉米良种2572吨,增长2.1%;马铃薯种7560吨,增长5.0%;已育水稻秧62714亩,增长0.8%,为春耕备耕生产作了积极准备。

3.增加支农投入夯实发展基础。据州农业局提供资料,一季度全州支农惠农资金合计2.8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0.25亿元,中央基础母牛扩群项目资金0.08亿元,农业保险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资金0.16亿元,中央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2.33亿元。

(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巨大

据州商务局资料显示,截止3月末,全州172户电商网上累计销售各类商品1.6亿元,增长11.3倍,实现“开门红”, 其中高原特色农产品占80%左右。县市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性增强,多数县市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特别是加快县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其中:南华县、元谋县、禄丰县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牟定县、楚雄市、双柏县、大姚县已完成选址和招商工作,正在提升改造;永仁县已完成选址工作,正在招商。全州第一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楚雄市中山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第一个村级电子商务点—南华县龙川镇大谷堆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南华县将于今年上半年完成全县所有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任务。

(五)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据住户调查资料显示,一季度我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4元,增长9.6%,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仍显薄弱。近年来,我州农业生产条件虽有不断改善,但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制约了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趋于老龄化。农村中大量青壮年富余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老年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维持者。而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兴技术推广存在困难。部分农民认为种了一辈子地,经验丰富,不需要新技术、新方法也能种好地,让他们接受新的栽培技术有一定难度,一些先进实用的新种植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

(四)集约化经营程度低。我州的农业生产集约化经营程度仍然不高,大多数农户仍以分散经营为主。一家一户自主种养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农户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大大增加,而随着农业生产成本逐年递增,经营收益受到多方因素制约,效益不甚理想。

(五)品牌建设仍然不强。地方品牌虽然不断涌现,但大多单纯依靠当地政府主导推广,缺乏强有力的市场包装推广和品牌策划营销,在区域内有影响的品牌和知名商标不多。

三、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稳步实施基本农田整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地改造等重大项目,完善农田排灌体系、农田道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繁荣农村经济。

(二)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为避免土地撂荒,提高土地产出率,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积极稳妥引导土地流转工作,培育种养殖大户,努力提高规模和经营水平。

(三)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主导未来农业发展。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巩固已有成果,促进技术成果交易,加速新成果、新技术转化应用,为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支撑。

(四)积极稳妥发展农业集约化经营。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可大幅抵消劳动力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支出,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使农民获得更加满意的收益,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五)创造品牌效应。加大主导产品市场包装推广和品牌策划营销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农业,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销售结合,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孵化更多代表楚雄形象的优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