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284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6年10月21日 文  号:
标 题:
楚雄州2016年前三季度从业人员及工资情况分析
成文日期:

楚雄州2016年前三季度从业人员及工资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州委、州人民政府强化措施,积极贯彻落实“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促改革”要求,完善思路举措阻击经济下行,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创新发展,突出问题导向深化各项改革,着眼全面小康实施精准扶贫,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经济平稳增长、创新活力增强、改革有序推进的良好局面,社会民生有效改善,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国家工资政策落实到位,人民生活和社会事业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一、从业人员情况向好发展

(一)从业人员人数增长

1.单位从业人员快速增长。全州四上单位从业人员10.49万人,比上年同期(下同)增加7338人,增长7.52%,从业人数比上半年末增加6984人,增长7.13%。从业人数增加的行业主要是:制造业2.93万人,增加2081人,增长7.6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64万人,增加1797人,增加39.31%;房地产业0.62万人,增加1695人,增长38.23%;批发和零售业1.02万人,增加973人,增长10.58%;建筑业3.01万人,增加882人,增长3.02%。

从业人数减少的行业主要是:采矿业0.66万人,减少1207人,下降15.5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0.14万人,减少105人,下降7.0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21人,减少42人,下降11.57%。

主要增减原因:一是纳入统计范围的四上全部单位个数105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31家,比上半年增加74家。二是全州制造业从业人数增加,主要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等增加人数较多,其中禄丰县和元谋县增加人数较多。三是楚雄、双柏、南华、大姚等4县市房地产业季内新增5家企业,以及受房地产去库存专项行动政策实施影响,全州房地产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大幅增长。四是南华、姚安、元谋、武定等县商务服务中的广告、安保、包装等服务单位增加,从业人员增多,使得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较快发展。五是全州批发零售业单位增加,从业人数相应增加。六是州内继续化解采矿业过剩产能,有序引导相关企业退出,采矿业从业人数减少。

(二)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继续攀高

全州四上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27.05亿元,增加2.15亿元,增长8.63%;从业人员平均工资26319元,增加951元,增长3.75%。增减的主要原因是:受从业人数增加、增资效应、以及自上年9月起发放彝州津贴共同作用,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加,平均工资提高。从分行业门类看:

——工资总额主要增减的行业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52.21%,房地产业增长47.8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25.90 %,批发和零售业增长22.59%,教育增长20.1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9.72%。下降较大的行业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下降22.35%,采矿业下降21.98%。

——平均工资主要增减的行业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42.4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7.73%,房地产业增长14.59%。下降较大的行业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22.50%,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分别下降21.24%。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业平均工资差距扩大

上半年全州最高收入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是最低行业的3.4倍,九月末这种差距扩大至4.0倍,愈加显示垄断行业与竞争激烈行业、知识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非市场分配方式与采用市场分配方式行业间的职工收入差距大。全州平均工资较低收入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居民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二)待就业人数继续增加

目前已进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时期,形成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工人、返乡农村劳动力、复退军人等就业叠加,与有限的就业岗位相比,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发展经济,拓展就业空间

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积极培育一批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断拓展劳动就业空间,重点在餐饮住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服务等方面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三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鼓励更多的人员从事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便民服务和商务服务业;开发不同层次的公益性岗位,吸引一部分人员从事城市建设与管理。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提升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和物流产业层次水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经济的发展,促进更多人员就业,以就业促进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深化就业再就业工程,积极促进就业

一是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并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开发计划,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操作训练,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和再就业培训,通过提升就业技能促进就业。二是加大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使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积极自主创业或者到民营企业就业。三是增强民营经济吸纳劳动者的能力。创新民营经济发展机制,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更多领域,加快民营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增强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促进城乡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

(三)完善政策措施,促进从业人员工资合理增长

一是积极落实国家收入分配政策,对用人单位各类中、低层级劳动者的工资,在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的情况,主要通过建立劳资平等协商制度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促进从业人员工资合理增长。二是适当提高低收入行业报酬水平,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加强对各行业收入分配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和健全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及工资指导线制度,增加工资透明度,最大限度缩小工资差距。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确保最低工资实际水平,并随经济增长逐步提高,保护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四是认真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劳动保障监督监察力度,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确保劳动者工资按时足额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