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281 |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29日 | 文 号: |
标 题:
楚雄州“四上”企业培育状况分析
|
成文日期: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281 |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29日 | 文 号: |
标 题:
楚雄州“四上”企业培育状况分析
|
成文日期: |
为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人民政府稳增长促发展政策措施,摸清全州“四上”企业家底,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地掌握“四上”企业发展变化情况,我们对辖区内在库的“四上”企业及培育中的“四上”企业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分析。截止2016年7月31日,全州在库“四上”企业1000户,在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单位136个。
一、基本情况
(一)在库“四上”企业情况。
2015年末,全州在库“四上”企业864户,其中:工业企业287户、批发零售业236户、住宿业35户、餐饮业38户、房地产业122户、服务业87户、建筑业130户。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至2016年7月末,全州在库“四上”企业1000户,净增136户。其中工业企业在库295户,净增8户;批发零售业276户,净增40户;住宿业38户,净增3户;餐饮业49户,净增11户;房地产业124户,净增2户,服务业89户,净增2户;建筑业129户,减少1户。
(二)“四上”企业培育状况。
按照州委、州政府稳增长促发展措施,各县(市)采取措施,围绕目标积极培育“四上”企业,壮大县域经济。预计到10月末,全州“四上”企业培育新增入库129户。在培育新增入库的129户“四上“企业中,有工业企业20户、批发零售业40户、住宿业9户、餐饮业34户、房地产业6户、服务业8户、建筑业12户。预计新增工业产值49255万元,新增批发零售额26970万元,新增住宿业营业额1230万元,新增餐饮业营业额3730万元新增服务业营业额500万元,新增建筑业产值5000万元。
二、“四上”企业培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随着州委、州人民政府重点产业发展政策落实步伐的加快,州级各部门、各县市围绕重点抓突破,大力发展、培育各具特色的重点产业。但在企业的申规达限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压力。
(一)达到“四上”规模的经济实体进库难。一是经济实体只愿办个体户营业执照,大多数经营业主认为注册为个体可以减少税收,因为工商个体户一般是定税,如果改为企业就得聘会计师,进行税务申报等,增加经营成本;二是企业不愿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据一般纳税人的企业主反映,自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后,各类检查较多,对企业影响较大,不是一般纳税人的企业,相对影响较小。虽然诚信纳税是企业本分,但企业主的不满从侧面反映,有的职能部门在服务意识、工作流程、工作机制方面还有待改进;四是外地来的资质内建筑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在辖区内注册为“法人企业”。 因非法人企业无法按国家统计制度要求纳入属地联网直报,不但影响申报工作,而且影响到区域经济总量的客观反映;五是企业对“四上”企业申报缺乏积极性。原因之一是企业对各级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不了解;原因之二是企业担心提供证照和财务资料会多缴税,不愿配合。
(二)规模以上工业新入库企业少、规模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强。从全州2016年10末预计新增的20户工业企业经济状况看,产值仅有49255万元,户均2450万元,勉强达到申规达限入库标准,对全州工业经济拉动力不强。
(三)批发零售业点多、面广、规模小,可纳入“四上”企业的批发零售经营实体少。一是我州县级商品专业市场设施差,交易方式落后。现有的专业市场、综合市场存在档次低、规模小、设施差、交易手段和方式落后、管理不规范,成长为限额以上企业的基础较差;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区市场发展速度相对快,但农村商业网点发展却比较滞后,特别是集贸市场建筑简陋,大棚式市场、露天市场较多,马路市场现象较为普遍,给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统计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统计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区域商品流通的规模。三是现代流通方式发展缓慢,基础设施条件制约现代流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虽然各县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但目前大部分市场仍处在摊位经营的初级流通形态,传统流通模式居主导地位。特别是现代物流比较滞后,物流中介服务不发达,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现代流通交易中应用极少,尤其缺乏集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货运中心、信息网络中心、营销策划中心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配套物流基础设施,使区域内商品流通状况游离于现代统计制度范围之外。
(四)规模以上住宿业、餐饮业、服务业企业量多面广、规模偏小,培育入库难度大。2016年1至7月,全州新纳入规模以上住宿、餐饮、服务业法人单位51户,但营业额仅增加5560万元。住宿业、餐饮业、服务业总体层次偏低,规模化发展动力不足,潜力有待深挖,培育新的规模以上企业任务较重。
(五)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人才和技术匮乏的问题,导致企业创新整体实力弱;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下小微型企业大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管理体系,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三、“四上”企业申规达限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认真贯彻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经济平稳增长。要深入贯彻落实好省、州稳增长“十项专项”行动的政策措施,确保政策尽快转化为稳增长的动力,尽快释放政策效应,加大企业扶持培育,充分挖掘现有企业的存量和潜力,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抓实企业新的增长点的培育,认真做好企业纳规达限工作,促进全州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加大国家“营改增”及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的宣传。积极宣传、解释中央、省、州鼓励、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打消中、小微企业因担心接受统计调查而增加税赋的顾虑,更好地支持、配合统计调查,提供真实的统计资料,为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建议定期研究“四上”企业培育及入统工作,扎实落实好州委、州政府稳增长促发展一系列扶持、奖励措施,年初由州政府将“四上”企业培育纳入任务下达到发改、工信、商务、住建等相关职能部门,再由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落实分解任务及完成“四上”企业培育纳入工作。按照部门职能定位,发改委牵头负责规模以上投资业企业的培育纳入工作;工信委牵头负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培育纳入工作;商务局负责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企业培育纳入工作;住建局牵头负责资质内建筑业及房地产开发业企业的培育纳入工作;统计局做好对申报纳入企业上报资料的审核把关及业务指导工作;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做好企业申报纳入相关资料的提供认证等配合工作。
(四)重点培育,及时入统。根据国家统计联网直报“先进库,再有数”的原则,严格执行“四上”企业入统标准,做到“认真筛选,重点培育,达标入统”, 促进全州产业的持续发展,为全州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一是对“三经普”后生成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四下”企业中接近标准的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下工业、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要重点培育,分企施策,成熟一家申报一家,及时申报纳入统计范围。二是对发展状况好,已达到或即将达到“四上”标准的大个体户,积极引导大个体户转变为企业法人(即“个转企”),实现产业升级、 做大做强,并及时申报纳入“四上”企业联网直报范围。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承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