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1312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09年05月06日 文  号:
标 题:
一季度楚雄州农村居民现金收支情况简析
成文日期:

一季度楚雄州农村居民现金收支情况简析

    今年以来,全州上下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州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同时粮食、蔬菜、豆类价格持续走高,促使农民收入保持增长。据215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一季度全州农民人均(下同)现金收入892.0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加109.5元,增长14.0%,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9.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支出878.7元,增加159.3元,增长22.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升5.3个百分点。
    一、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继续增长
    (一)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农民工资性收入235.3元,增加39.9元,增长20.4%,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加主要是部分县市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高稳产农田建设,农民提供劳务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
    (二)家庭经营收入继续增长。一季度,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580.3元,增加53.4元,增长10.1%,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6.9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收入占现金收入的比重65.1%,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仍是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现金收入493.4元,增加42.8元,增长9.5%;其中:来自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239.2元,增加39.6元,增长19.9%;来自出售牧业产品的现金收入227.6元,减少0.5元,下降0.2%。蔬菜、玉米、豆类农产品价格上涨,增强了农民生产、出售农产品的积极性;同时肉猪及牧业产品价格小幅下跌,使得农民出售产品获得的现金收入减少0.9元和0.8元。从1-3月出售肉猪和猪肉的情况看,每公斤价格下降了2.9元;第二产业的现金收入17.9元,增长6.4元,增长55.5%,主要增长力源于出售建筑业产品和建筑业服务收入分别增长2.2倍和62.4%;第三产业现金收入69元,增加4.2元,增长6.5%。
    (三)财产性收入保持增长。由于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和其他财产性收入增加,一季度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15.7元,比增加1.8元,增长13.1%,其中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和其他财产性收入增加较多,分别增加2.5元和1.8元。
    (四)转移性收入继续增长。由于无偿扶贫和扶持款、粮食直接补贴收入、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补贴收入、粮种补贴收入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补贴的落实和增加,使得一季度人均转移性收入达60.7元,增加14.4元,增长31%。
    二、农民人均现金支出快速增长
    (一)生产费用支出增幅最高。一季度,生产费用支出为262.5元,增加59.9元,增长29.5%。其中:第一产业支出182.3元,增加43.2元,增长31.1%,由于农牧产品价格高位运行,特别是蔬菜、豆类价格持续走高,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生产投入的积极性;再就是农业生产资料的大幅上涨和雇工工资的增加,农业生产费用支出增长46.6%,其中农民雇工工资增幅最大,增长1.6倍;第二产业生产费用13.2元,增加8.6元,增长1.9倍。主要是建筑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生产雇工工资增加,生产成本增加。第三产业生产费用下降,人均生产费用13.7元,减少10.1元,下降42.6%,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邮电业生产费用、批零贸易餐饮业生产费用大幅下降,分别下降8.4%和62.8%所致。
    (二)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今年一季度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6.7元,增加86.8元,增长18.1%,其中:食品支出165.4元,增加16.4元,增长11%;居住支出151.8元,增加49.2元,增长47.9%;交通、通信支出64元,减少1.6元,下降2.4%;衣着消费39.5元,减少0.3元,下降0.7%;医疗保健消费57.3元,增加14.1元,增长32.7%。由于谷类、豆类、蔬菜、油脂等食品类生活资料价格的居高难下,致使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继续增加。
    (三)人均财产性支出下降。农民人均财产性支出2.7元,减少0.4元,下降13.8%,主要是宅基地有偿使用费下降39.4%和其他财产性支出下降82.6%所致。
    (四)转移性支出增幅最高。人均转移性支出45.3元,增加13.2元,增长40.9%,主要赠送农村亲友支出增长47.7%,购买非储蓄性保险增加4.4倍所致。
    (五)农村税费支出减少。继续认真落实国家支农惠农各项政策,减免农村各项税费。农村税费支出减少,一季度人均税费支出1.5元,下降2.4%。
    三、对下步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一)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加深,农民外出务难度增大,引导农民工就近就地创业和就业,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牧业生产出现增收瓶颈,牧业产品价格有所回落,只有对牧业产品进行深加工和拓宽销售渠道,方能促进农民增收。
    (三)继续抓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促进农民增收。
    (四)继续抓好春耕生产,做好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