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楚雄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各项节能降耗政策措施,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工作力度,不断优化用能结构,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2009年上半年末,全州呈现出能源消费总量小幅增长,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降幅逐月回落,且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低于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逐月减缓的态势,节能降耗稳步推进。 一、上半年全州能源消费的主要特点 (一)单位GDP能耗下降4.75%,降幅减缓。2009年上半年全州能源消费总量为172.79(等价热值)万吨标准煤,增长2.01%,单位GDP能耗达1.384吨标煤,同比下降4.75%,比一季度的(-7.35%)提高2.6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减缓。 (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今年以来,由于受到国内国外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州部分高耗能企业生产处于停产、半停产之间,能源消费结构呈现出:一产、三产和居民能源消费比重上升,二产能源消费比重下降的特点。2009年上半年,全州第一、二、三次产业和居民能源消费结构为5.21︰68.22︰13.85︰12.72,与上年同期相比,一产能源消费比重上升0.17个百分点,二产能源消费比重下降3.76个百分点,三产能源消费比重上升1.98个百分点,居民能源消费比重上升1.61个百分点。 (三)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降幅与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逐月回升。据初步统计资料显示:上半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降幅呈逐月回升态势。今年1-2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16.28%,1-3月下降18.56%,1-4月下降10.57%,1-5月下降6.33%,1-6月下降5.22%。 2009年上半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呈逐月回升。1-2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10%,1-3月下降13.64%,1-4月下降8.56%,1-5月下降6.05%,1-6月下降5.22%。 (四)原煤、洗精煤和焦炭消费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较高。在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能源消费总量中,原煤、洗精煤和焦炭是我州重点消费的能源品种。原煤消费53.64万吨,增长2.5%,按标准煤折算为35.93万吨标准煤,占全州能源消费总量的26.6%;洗精煤消费46.70万吨,下降2.5%,按标准煤折算为42.03万吨标准煤,占全州能源消费总量的31.1%;焦炭消费39.95万吨,下降4.5%,按标准煤折算为35.18万吨标准煤,占全州能源消费总量的26.0%;这三种能源消费量共占我州能源消费总量的83.7%,所占比重较高。 从消费的主要行业看,全州规模以上工业耗能最大的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四个行业,以上这四个行业上半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9.53万吨标准煤,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85.7%,比去年同期的82.8%提高了2.9个百分点。具体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6.38万吨标煤,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66.8%;其次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消费5.03万吨标煤,占7.2%;第三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消费4.59万吨标煤,占6.6%;第四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消费3.53万吨标煤,占5.1%。 (五)县市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增降各占一半。在2009年上半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中,全州十县市单位增加值能耗呈“五增五降”的态势,其中:楚雄市能源消费总量6.96万吨标准煤,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的10.0%;禄丰县能源消费总量57.07万吨标准煤,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的82.2%,两县市能源消费总量64.03万吨标准煤,占全州的92.2%,比上年同期的91.1%上升了1.1个百分点,其他八县市消费能源5.42万吨标准煤,仅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的7.8%。十县市数据如下表:
|
综合能源量(吨标煤) |
能耗指数 |
增加值指数 |
能耗增降率 |
2009年1-6月 |
2008年1-6月 |
(%) |
(%) |
(%) |
全 州 |
694502.25 |
732715.39 |
0.9478 |
0.000 |
-5.22 |
楚雄市 |
69630.87 |
88098.88 |
0.7904 |
1.050 |
-24.73 |
双柏县 |
7279.77 |
8454.48 |
0.8611 |
0.843 |
2.14 |
牟定县 |
3199.27 |
7716.41 |
0.4146 |
0.775 |
-46.50 |
南华县 |
8111.15 |
8661.27 |
0.9365 |
0.793 |
18.09 |
姚安县 |
943.39 |
969.55 |
0.9730 |
0.930 |
4.63 |
大姚县 |
6719.16 |
6644.76 |
1.0112 |
0.645 |
56.77 |
永仁县 |
9035.94 |
9863.96 |
0.9161 |
1.489 |
-38.48 |
元谋县 |
9072.95 |
11562.87 |
0.7847 |
1.261 |
-37.77 |
武定县 |
9774.43 |
11873.33 |
0.8232 |
1.292 |
-36.28 |
禄丰县 |
570735.32 |
578869.88 |
0.9859 |
0.967 |
1.96 |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二产能源消耗比重高,总量大,单耗下降困难。一是能源消耗总量较高。我州是一个除烟草加工业外,以冶金化工业为重点的资源消耗型地区,虽然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是朝着能源消耗强度更轻的方向发展,但是从我州目前整体情况来看,工业化仍以量的扩张为主,产业集中度低,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不快,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仍是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消耗总量较高;二是企业装备落后,技术进步不够。目前,全州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多,企业技术人才短缺,很多企业没有研发机构,造成企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力度不够;三是节能激励机制不完善。缺少能源价格、税收、专项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没有形成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发展节能降耗的财税政策体系和支持节能降耗的稳定投入机制。 (二)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降幅高于全州平均水平,节能降耗形势不容乐观。今年上半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22%,是因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影响以有色金属冶炼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龙头的冶金化工业停产和半停产,导致工业发展发生变化所致。随着国内企业的企稳回暖,我州重化工业的生产不断开工,高耗能工业企业的逐步恢复生产,全州的节能降耗工作不容忽视。 (三)耗能大户综合能源消费所占比重较高,部分行业增幅较快。截止到2009年上半年末,在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中,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超万吨的企业有六户,六户企业消费能源56.77万吨标煤,下降2.4%,比全州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增速(-5.22%)提高2.82个百分点,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达81.8%。 在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个行业大类中,有9个行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呈不同程度的上升,增幅在20%以上的行业有四个。 (四)节能意识淡薄、节能投入不足。一是目前部分县市和企业对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仍然不足,对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还不到位;二是部分企业节能意愿不强,节能工程、节能产品、节能技术应用较少,节能措施力度不够;三是部分企业节能降耗意识不够强,对节能资金投入不够,使一些节能技术、工艺、设备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和推广,造成企业节能工作的阻力,另一方面,节能改造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不少企业或受自身条件限制,有心无力,节能工作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三、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强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把节能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年度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建立节能降耗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和部门分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二)以重点耗能企业为切入点,抓好节能降耗工作。按照“抓重点、重点抓”的节能工作原则,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特别是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和《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加强对11户耗能在五千吨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和节能监管;二是要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健全能源计量管理、能源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促进企业节能降耗。 我州共有高耗能企业67户,分布在六行业中,67户高耗能企业能源消费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消费的比重达90%,工业能耗处主导地位。因此,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必须抓住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重点工业企业,通过对这些企业的管理,从而影响和带动全州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总体水平的提高。 (三)建立节能监督管理制度,加大节能投资力度。一是要建立高耗能、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完善重点耗能产品和健全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对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和销售;二是对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不准施工、验收、销售和使用;三是对财政性资金投入、实施政府采购的建设或改造项目,必须强制性要求大力使用节能技术、节能产品和节能材料;四是政府要加大对节能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企业节能项目的资金支持,每年都要安排一定数额资金专项用于节能技术改造。 (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要实现“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15%的节能降耗目标,就必须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一是要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其是优先发展那些对经济增长有较大带动作用、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发,鼓励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来促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二是要开发和引进节能新技术,加大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鼓励、引导企业大胆引进先进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通过强化管理来提高全社会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三是要按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有关规定,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予立项审批,严防产业 过程中一些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落户,造成新的低水平建设。四是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的作用,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工艺装备落后、浪费资源的企业要逐步淘汰,使我州工业结构和产业不断得到优化和升级,使其降低消耗,减少污染。 四、下半年能耗形势预测 通过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在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个行业大类中,我们根据各行业重点企业能耗下降幅度、各行业能耗比重、重点企业能耗占行业比重和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预测,如果今年我州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增幅继续保持去年的增幅水平(去年增6.7%),GDP按10%的增速测算,则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为3%,与年初下达下降3.9%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考虑到下半年高耗能工业企业逐步恢复生产等因素,节能降耗形势严峻,前景不容乐观,仍需多方加大努力。(李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