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1135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0年08月03日 文  号:
标 题:
上半年楚雄州居民消费价格运行情况分析
成文日期:

上半年楚雄州居民消费价格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统一要求,在全力抗旱减灾积极发展生产的同时,认真做好保障市场商品供应和重点商品价格干预工作,对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稳定市场起到积极作用。据统计调查资料表明:2010年上半年,我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5.0%,虽然价格上涨,但市场商品供应充足,没有出现抢购现象,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消费者平静接受价格上涨。

一、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运行情况及特点

(一)各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高开高走。年初以来,旱灾造成我州生活必需品的农副产品市场价格上涨,导致食品类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高开高走。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4.4%,2月、3月份分别上涨5.3%,4月、5月份分别上涨5.4%,6月份上涨4.4%。

(二)居民消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累计比呈全面上升格局。按类别看,上半年居民消费八个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呈全面上升格局。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价格分别上涨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7%;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2.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4.0%;居住类价格上涨3.7%。

(三)食品类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力。上半年我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主要是由于食品类价格上涨的推动,呈结构性上涨特点。上半年食品类价格累计上涨10.1%,拉动总指数上升3.39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67.3%,主要食品价格运行情况:

1、粮食价格逐月攀升,4月份涨幅明显回落。受旱情影响,今年以来全州粮食价格逐月上涨,粮食价格环比1月份上涨4.4%,2月份上涨3.3%,3月份涨幅扩大到7.8%,4月份上涨1.1%、较3月回落6.7个百分点,5月份上涨0.5%,6月份微幅下降0.8%。

2、鲜菜价格加速上涨。去年入秋旱情发生以来,全州鲜菜价格快速上涨,去年8月到12月(除10月有所下降外)每个月鲜菜价格的环比涨幅均超过2.5%,今年1月到5月环比涨幅均超过3.5%。其间受春节节假日市场需求旺盛的拉动影响,2月份全州鲜菜价格环比上涨8.2%、达到最高峰值,3至5月环比继续上涨,涨幅分别为5.4%、5.0%、4.1%,6月份鲜菜价格呈现回落,环比下降10.1%。

3、鲜瓜果价格持续上涨。全州鲜瓜果价格年初以来逐步上涨,1月份环比上涨0.9%,2月份环比上涨8.8%,3月份有所回落环比下降0.8%,4月份环比上涨3.9%,5月份环比上涨4.5%,6月份环比上涨0.9%。

4、食糖价格大幅上涨。受去年全球食糖供应偏紧影响以及下半年以来的持续严重旱情影响,全州食糖价格自2009年9月份开始上涨,且涨幅自去年12月份开始明显扩大,今年食糖价格继续上涨,2010年上半年全州食糖价格累计比去年同期上涨30.7%。

5、肉禽及其制品价格近期开始下降。1月份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与上年12月比微涨0.2%,2月份受春节因素拉动价格环比上涨1.6%,3月份价格开始出现下滑,3至6月份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4%、1.5%、1.6%和3.4%。其中主要是猪肉价格下降,猪肉价格环比1月份下降0.1%,2月份上涨2.1%,3至6月分别下降2.9%、2.7%、3.0%和4.5%。

6、油脂价格有涨有跌。今年以来油脂中植物油和动物油呈现两种走势,食用植物油价格仅在3月份和6月份环比下降1.3%和1.8%,其中4个月环比呈上涨。而油脂中的其他类(主要是动物油)除2月份环比上涨2.1%外,其余5个月呈下降。

二、上半年我州食品类价格变动的原因分析

(一)几个主要食品价格上涨原因

1、粮食、鲜菜、鲜瓜果价格上涨主要原因。百年一遇的特大旱情,对我州农产品的种植产生较大影响,部分地区小春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大春播种困难。在持续严重旱情影响下,一方面是农民对所产粮食产生了惜售心里,一定程度上使得本地大米的市场供应量减少;另一方面是旱情对粮食减产预期导致粮食价格上涨的不良预期心里作用,推动粮食价格连续上涨。另外,持续的旱情也使蔬菜、果树的生长受到较大影响,造成一定程度减产,从而推动鲜菜、鲜瓜果价格的上涨。

2、食糖价格上涨主要原因。食糖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对2008年至2009年初食糖价格持续下降的一个恢复性上涨,更重要的是全球供应偏紧和国内甘蔗部分主产区的持续严重旱情所致。

(二)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原因

近期我州市场肉禽及其制品价格的下降,其中主要是猪肉价格的下降,原因较多。一是季节性因素所致,春节过后和气温升高,肉类食品的市场需求下降,价格下滑;二是受持续严重旱情影响,饲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养殖成本增加,使得畜类养殖既存在饮水困难又无利可图,甚至亏损,农民只好将所养畜类提前出栏,尤其是生猪的提前出栏量较大,导致近期的畜类供应量增大,肉类价格下降。

(三)油脂价格波动原因

食用植物油和植物油制品价格上涨是受严重旱情和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而动物油价格则受猪肉价格下降的影响而下跌。

三、当前居民消费市场价格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政府强有力的调控措施实施下,全州粮食价格涨幅截至6月情况看,已得到明显的抑制,但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的惠农政策不变,加上今年东北也受到一定程度的低温天气影响,因此,粮食价格涨势不会改变,只是通过政府的调控,涨幅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二)蔬菜价格仍然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至今仍未见缓减的旱情使得菜类、瓜果类价格涨幅未减,若旱情持续,蔬菜价格仍将面临继续上涨的压力。

(三)肉类价格在下半年存在上涨的压力。上半年肉类尤其是猪肉价格的下降,主要是生猪大量出栏所致,而上半年的生猪大量出栏以及农民养殖意愿的降低,都将导致下半年的生猪存栏量减少,下半年猪肉将面临由于供应量减少导致的价格上涨压力。

(四)完成年初制定的全年CPI调控目标任务艰巨。年初制定的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在5%以内,但上半年我州的累计涨幅已达到5%。从全年来看,一方面是随着全州旱情的持续,粮食、蔬菜、植物油等主要食品价格仍然有较大的上涨压力,肉类价格下半年也存在一定的上涨压力;另一方面,国际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和PPI的上涨,对物价将产生传导作用,稍后将对消费市场工业品甚至非食品类价格形成上涨推力。因此,下半年物价的上涨压力不容忽视,要完成年初制定的CPI调控目标任务艰巨。

四、稳定居民消费价格的对策建议

(一)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部门要从资金、农业生产资料、政策和技术上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尽量减少旱情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通过兴修水利工程改变农业种植在部分地区仍存在靠天吃饭的耕作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加大资金扶持、确保生猪等畜类养殖的存栏量,防止下半年由于供应量不足造成的肉类价格大幅上涨。

(二)加强对主要食品、药品的市场监管。加强对粮食、蔬菜、食糖、药材等重要商品的监管,及时掌握市场的供需情况和价格变动情况,尤其要加强对其流通环节的监管,防止商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三)做好调控,认真执行价格干预,严格控制公共产品如水、电、气的价格调整。在今年物价涨幅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如果水、电、气等公共产品一旦涨价,将会给社会消费的大部分商品带来较大间接影响,加剧物价总水平上涨压力,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公共产品价格调整中,要严格控制,保持价格稳定。

(四)关注低收入群体,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粮食、蔬菜等主要食品价格的上涨,会增加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较大。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关注低收入群体,从政策上、物质上、经济上给予帮助和补贴,确保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