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州各级涉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克服了特大干旱对我州畜牧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前三季度全州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一、畜牧业生产情况
(一)各种畜禽出栏数量继续平稳增长。因持续干旱少雨,各种畜禽出栏数量继续增长。前三季度全州肉猪出栏161.51万头,增长6.15%;肉牛出栏18.74万头,增长2.84%;肉羊出栏56.41万只,增长2.52%;家禽出栏958.20万只,增长8.06%。
(二)期末大牲畜存栏数量减少。全州大牲畜存栏92.57万头,下降1.26%,其中牛存栏72.09万头,下降1.56%。
(三)猪羊禽存栏数量有增有减。期末猪存栏189.19万头,增长0.38%,其中:能繁殖母猪数量继续增加,存栏26.87万头,增长0.45%。羊存栏119.29万只,下降2.64%,其中:山羊117.36万只,下降2.69%;绵羊1.93万只,增长0.41%。家禽存栏479.10万只,增长8.06%,其中鸡存栏383.28万只,增长8.06%。
(四)各种畜禽肉产量稳步增长。由于出栏数量增加,肉产量同步增长。全州猪牛羊禽肉产量191068吨,增长5.66%,其中:猪肉产量138961吨,增长6.15%;牛肉产量25949吨,增长2.86%;羊肉产量9869吨,增长2.48%;禽肉产量16289吨,增长8.04%。
(五)禽蛋产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牛奶产量继续下降。随着禽蛋价格的上涨和蛋鸡养殖规模户数的增加,禽蛋产量5462吨,增加178吨,增长3.37%。由于持续干旱,饲料供给不能足量保障,养殖成本增高,养殖户出售奶牛数量增多,导致牛奶产量大幅下降,产量914吨,减少738吨,下降44.67%。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严重干旱,造成动物疫病防治形势严峻。严重的干旱以及极端气候变化增多,不但会影响畜牧养殖规模的壮大,动物疫病种类、传入渠道增多,同时给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带来极大难度。
(二)市场收购价波动大,农户养殖信心不足,严重影响农民增收。由于活猪和仔猪市场出售价格持续下滑,生猪市场收购价格波动大,虽然第三季度生猪市场收购价有所回升,仍然影响农民家庭经营来自于畜牧业产品的现金收入继续减少。据全州对25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前三季度农民出售畜牧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565.1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51元,下降0.44%。
(三)牛奶收购价格偏低,挫伤养殖户的积极性。由于我州牛奶收购价格长期处于偏低状态,并随着饲料、人工费用等价格的上涨,养殖成本逐年提高,农户养殖收益继续减少,导致养殖奶牛数量减少,产奶量减少;另外我州奶牛饲养规模小,自身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市民的消费需求;并且州外市场各种奶制品占领州内市场的绝大份额,把已经很小的奶牛饲养业挤压得趋向萎缩。
(四)资金投入不足,规模化扶持力度不够。从前三季度畜牧业生产发展情况看,虽然各种活畜禽的价格比年初有所回升,但随着各种饲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农民饲养成本提高而得到的利润相对减少,加之资金投入不足,规模化扶持力度不够,散养户多,规模养殖少,而形不成大规模的养殖,仍然制约全州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不仅给楚雄州的种植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对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切实抓好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认真落实畜牧业发展政策以及各项补贴政策的执行力度,在确保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提高农民养殖收益。
(二)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稳定养殖户信心。在当前旱情对畜牧业生产影响不断加深的形势下,建议继续加强市场调控、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兑现国家政策,从资金和技术方面加大对养殖户的扶持和帮助,为养殖户积极补栏创造有利条件和保持生产树立信心。
(三)增加饲料供给,稳定饲料价格。当前,由于干旱导致的饲料价格上涨过快已经成为了制约农户养殖效益提高,为了防止由于饲料供给不足带来的生产下降和市场价格波动问题,建议一方面要加大饲料种植和推广优质饲料,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另一方面适当增加饲料调入,充实目前养殖用料缺口,稳定饲料价格。
(四)继续扶持规模养殖,提高抗风险能力。养殖规模化程度不高是当前楚雄州畜牧业风险抵御能力较差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造成畜产品市场价格频繁波动的主要因素,因此,要继续加大对规模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抓好规模化生产基地、养殖小区建设,加强对现有规模户的扶持和帮助力度,提高小规模分散养殖户的生产组织化程度,推广节本增效养殖模式,着力提高畜禽产业的风险抵御能力,实现大旱之年的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杨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