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前三季度,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认真落实中央及省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百年难遇的特大干旱,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呈现出企稳回升,工业能源消费小幅增长,单位增加值能耗逐月回落的态势。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的态势及特点
(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与能源消费增速呈逐月减缓。随着全州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呈“高开低走”逐月下降,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紧随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呈逐月收窄的特点。1-9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7.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7.0%,比1-8月回升0.2个百分点,增速比1-2月回落10.4个百分点。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累计综合能源消费量达138.15万吨标准煤(等价热值,下同),增长5.47%。从增长速度看,今年1-2月能耗速度比上年同期增长17.91%,增速逐月呈快速减缓,至1-9月的能耗增长5.47%,增速比1-2月回落12.44个百分点。能耗速度回落比增加值速度回落快2.0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幅和能耗增幅呈逐月下降的态势(如下图)。
(二)全州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继续扩大,单位增加值电耗由增转降。1-9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等价热值)138.15万吨标准煤,增长5.47%,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9.86%,比上半年(-8.92%)扩大了0.94分百分点。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为15.44亿千瓦时,增长14.88%,单位增加值电耗下降1.81%,7月出现拐点,由上半年(0.81%)小幅增长转增为降,降0.54%,到9月末降至1.81%,全州各月单位增加值能耗和单位增加值电耗增降情况图表如下:
(三)主要能源品种消费有增有减。1-9月,由于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持续增长,能源消费品种有增有减,增长的主要是:消费原煤94.1万吨,增长11.1%;消费电力15.44亿千瓦时,增长19.2%;消费高炉煤气13.03亿立方米,增长12.9%;消费汽油、煤油和柴油分别是0.11万吨、0.03万吨和0.5万吨,分别增长13.3%、1.4倍和11.6%。能源品种消费下降的是:洗精煤消费68.36万吨,下降4.2%;焦炭消费59.35万吨,下降4.9%。
(四)重点耗能行业降耗明显。1-9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5万吨以上的重点耗能行业6个,单位增加值能耗呈不同程度的下降。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6.01万吨标准煤,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3.28万吨标准煤,下降9.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45万吨标准煤,下降42.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14万吨标准煤,下降5.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综合能源消费量5.92万吨标准煤,下降4.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31万吨标准煤,下降9.9%,以上6个重点耗能行业消费能源118.11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的85.5%。
(五)重点企业节能成效显著。截止到9月末,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6户,有107户工业企业与去年同期相比,不同程度的节约了能源。在107户企业中,节能量在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有14户,节能量在500-1000吨标准煤的企业有12户。其中节能量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有4户,具体是:云南德胜钢铁有限公司节能量达6万吨标准煤,一平浪煤矿节能量达1.54万吨标准煤,楚雄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节能量达0.79万吨标准煤,云南楚雄矿冶股份有限公司节能量达0.57万吨标准煤,四户企业节能量达8.9万吨标准煤,重点企业节能成效显著。
(六)十县市单位增加值能耗全部下降,单位增加值电耗呈“七降三增”的特点。2010年前三季度,全州十县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具体是:楚雄市降0.07%,双柏县降19.14%,牟定县降6.82%,南华县降11.35%,姚安县降7.12%,大姚县降24.11%,永仁县降21.14%,元谋县降8.93%、武定县降8.91%和禄丰县降0.47%。
全州十县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电耗呈“七降三增”的特点,“七降”是双柏县降15.49%,南华县降17.13%,姚安县降15.15%,大姚县降22.73%,永仁县降9.60%,元谋县降9.20%、和禄丰县降0.28%;“三增”是楚雄市增22.71%,牟定县增11.70%,武定县增1.42%。(见附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县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呈两位数增长,县市间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差异明显。随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增加,工业发展加快,工业能源消费快速增长,武定县、楚雄市、双柏县和南华县四县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呈两位数增长,增速较快。四县市能源消费量分别增长52.85%、18.92%、15.62%和12.49%,超过全州平均水平(5.47%)47.38个百分点、13.45个百分点、10.15个百分点和7.02个百分点。全州十县市单位增加值能耗全部呈程度不同的下降,下降幅度较大的是大姚县,下降24.11%,下降幅度较小的是楚雄市和禄丰县,仅下降0.07%和0.47%,两县市与大姚县下降幅度的相差24.04个百分点和23.64个百分点,与全州平均水平(降9.86%)比,相差9.79个百分点和9.39个百分点,差异明显。楚雄市和禄丰县两县市消费能源120.85万吨标准煤,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87.5%,两县市能耗总量的上升或下降将直接左右全州节能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电力消费增长过快,制约节能工作有效进行。我州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8.37%,增幅虽比上半年(20.22%)回落1.85个百分点,但仍然呈两位数较高水平的增长。电力消费的快速增长,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为全州单位GDP能耗带来较大压力。目前我州电力增速过高已受到省统计局口头警示和书面通报,在当前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任务的关键时刻,电力消费快速增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遏制电力消费过快增长。
(三)能源消费结构仍然较为单一,新能源还有待于发展。从规模以上186户工业企业中各能源品种消费情况来看,我州能源消费仍是以原煤、电力等常规能源为主,而除电力以外的清洁能源消费还是空白。原煤是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的主要能源品种,1-9月原煤消费达94.1万吨,巨大的原煤消费使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面临压力。工业企业原煤消费和电力消费应当成为我州节能降耗、加强能源和环境管理的重点。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重点用能企业监管力度,继续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跟踪监测及指导。有关部门要加强对9月末耗能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21户重点企业的监控力度,21户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源消耗量占据我州规模以上工业的能源消耗总量的70%以上,其能源消耗量的升降对全州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带动作用,应高度重视这些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加强指导和能源利用管理,完善用能用电管理制度,节能目标责任书绝不能停留在“纸面工作”。同时,要密切关注能耗变动情况,坚决防止能耗出现过快的增长,对单位产品能耗上升的企业州节能办要组织检查组进行检查,对企业用电情况进行监控,对用电增长异常的企业做到发现一家、查明一家,及时消除异常状况,防止企业用电因不合理因素而过快增长的情况。
(二)加大对超目标耗能六县市企业的整治。为了有效控制全州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确保“十一五”节能目标的顺利实现,州人民政府在10月9日发文,并分解下达各县市今年后四个月调控目标。据统计资料显示,9月份全州有六县市能源消费超调控目标,有关部门要及时采取措施,对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超月均调控目标的楚雄市、双柏、南华、姚安、永仁和武定六县市耗能黄牌警示,对六县市规模以上的高耗能企业进行整治,采取措施,力促今年后三个月月均能源消费量在调控目标内消费。
(三) 控制高能耗行业发展,防止能源消费过快增长。能源消费总量是影响全州单位GDP能耗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决定性的因素,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幅将直接影响单位能耗的水平。我州能源消费品种相对单一,分布也比较集中,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近七成多的能耗来自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并且主要集中于电力、非金属矿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和加工压延等六大行业。这些行业能耗比重大,而且增长也相对较快,是全州能耗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抑制能耗的过快增长,就必须从控制六大耗能行业入手,采取切实手段预防这些行业能耗的快速增长。
(四)突出重点,继续抓好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工作。万吨重点用能企业集中了我州主要的能耗大户,能源消费比重高,影响大,做好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对全州节能降耗工作意义重大。因此要继续加强重点用能企业工作,落实企业节能目标责任,加强企业用能监控,通过实际节能技术改造、调整结构等方法实现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
四、全年目标预测
今年上半年全州能源消费总量为194.18万吨标准煤,增长9.03%,GDP增长12%,单位GDP能耗下降2.65%(没有扣除单位GDP能耗与电耗不匹配数据,年末统一来扣)。如果全年GDP仍然增长11%,能源消费总量增长7.23%,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控制在13%以内,不考虑数据不匹配带来的影响,单位GDP能耗下降3.4%,可完成年度目标和“十一五”目标。
如果完成人代会下达降3.6%得节能目标,GDP增11%不变,则能源消费总量增长7.0%,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控制在12%以内,不考虑数据不匹配带来的影响,单位GDP能耗下降3.6%。要实现今年的节能降耗目标,必须从严控制能源增长速度和用电量增长速度,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长一定要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190.88万吨标准煤以内,方可确保年度节能目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