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国家扩内需、促消费各项政策措施持续作用的积极影响下,楚雄州消费品市场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4%。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城镇市场继续担当推动消费市场繁荣发展的主导力量,乡村市场稳步发展。前三季度,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7亿元,同比增长20.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2.9%,其中:城区34.9亿元,增长20.9%,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6%;乡村实现零售额23.3亿元,同比增长16.4%,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1%。
(二)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齐头并进、快速发展。前三季度,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77.1亿元,同比增长19%,占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89.7%,对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87.2%,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力量。随着城市环境的改善,商务活动的增多,来楚雄州旅游人数大幅增加,有效带动了住宿餐饮业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州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9亿元,同比增长25.4%,对全州社会消费品市场增长的贡献率为12.8%。
(三)限额以上企业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引领市场快速发展。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有相对较为规范的售前售后服务、舒适的购物环境,具有资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渠道网络等优势,在消费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加大,规模聚集效应明显,始终发挥着市场导向作用,引领市场快速发展。截止9月底,楚雄州新增限额以上企业及个体24户,前三季度,全部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15.9亿元,同比增长37.1%,高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7.7个百分点。
(四)非公经济增势强劲。前三季度,全州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12.2亿元,增长14.8%;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73.8亿元,增长20.2%,拉动全州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17.2个点,其中个私经济实现零售额70.6亿元,增长22.9%。
(五) 节日促销活动丰富多彩,拉动消费增长。三季度正值彝族“火把节”和“中秋节”,为营造浓厚的节日消费氛围,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市民的消费热情,各商家备足货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消费品市场繁荣有序,居民消费稳步增长。
(六)各县市消费品市场均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全州10县市中,有5个县市的增速快于全州总增幅。详见下表:
二、关注影响消费品市场的几个不利因素
(一)物价上涨较快对消费品市场产生的影响。今年以来,全州物价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三季度,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4.6%,同比上升4.6%。从短期看,商品价格上涨能够促进零售额的增长,使得名义上的消费增长较快。但从长期看,商品价格特别是直接关系民生的食品类价格上涨过快,会直接影响到部分低收入家庭的正常开支,对人们的消费心理造成负担。在收入预期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一些低收入家庭会以减少开支来应对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到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另外,商品价格的连续上涨还会带来通胀隐患,对消费市场造成冲击。
(二)汽车消费热退潮,减缓了对消费的拉动作用。随着国家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弱化,用车成本的增加,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购车热情,汽车消费回归了理性谨慎,减缓了对消费的拉动作用。2010年三季度当季全州新增汽车14469辆,比二季度当季减少15417辆,比上年下降10.9%,其中:新增轿车2016辆,比二季度减少1568辆,比上年增长38.6%;新增摩托车9725辆,比二季度减少11545辆,比上年下降21.6%个百分点。
(三)房贷新政策对消费品市场的不利影响。房贷政策的调整目的之一是稳定房地产市场,抑制不断攀升的房价,这对消费品市场长远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短期来看,房贷新政出台后,大多数购房者处于观望状态,使建筑、装潢、家具、家电等相关消费品消费受到影响,同时,由于首付比例和利率的提高,又会导致部分消费者或继续积攒首付款,或增加利息支出,挤压其他消费需求。预计房产新政政策效用的进一步释放,对消费品市场短期内的不利影响将进一步显现。
(四)预期压力增大,影响人们的即期消费。由于养老保险、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住房等预期支出压力增大而使居民消费倾向偏低,储蓄倾向偏高。2010年9月,全州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17亿元,占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的比重达52.7 %,增长14.4%,是导致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低、消费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三、进一步扩大消费的对策建议
(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收入预期。2009年楚雄州GDP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1:58.3:25.6。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在发展二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以便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居民收入预期,把消费潜力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教育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城乡居民在消费上的后顾之忧,降低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居民即期消费行为,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三)加快重点商贸项目建设,改善消费环境,提升传统商贸业。一是加快重点商贸流通项目和旅游项目的建设,增强和提升全州商贸流通业级别,增强商业集聚和辐射效应,推动全州商贸业加速发展。加快楚雄州由第二产业主导型城市向第二和第三产业共同主导型城市的转型;其次是改善全州商贸网点的规划布局,鼓励大型零售连锁企业的发展。
(四)刺激农村消费,解决农民消费增长滞后问题。前三季度,楚雄州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03元,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7416元,农村消费只有城镇消费的四分之一左右,严重束缚着消费市场的增长。因此要解决农村居民消费问题,既要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也要努力挖掘农村消费潜力,保持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政策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完善农村流通体系。要全力推进“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直接提高农民消费能力,在更大范围内调动农民购买的积极性,真正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为楚雄州消费市场提供持久的拉动力。
四、全年消费品市场展望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起稳向好,楚雄州的旅游业快速发展,就业水平稳定提高,居民收入有望持续增加,以及增强消费的刺激政策继续完善,为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预计全州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117亿元左右,增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