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1055 |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11年02月25日 | 文 号: |
标 题:
楚雄州“十一五”时期消费品市场情况分析
|
成文日期: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1055 |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11年02月25日 | 文 号: |
标 题:
楚雄州“十一五”时期消费品市场情况分析
|
成文日期: |
“十一五”时期,我州消费品市场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严重干旱的影响,造成就业形势严峻、物价节节上升、居民收入缩水,但在国家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政策措施下,我州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消费结构升级换代加速、消费热点聚强扩张,使我州城乡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呈现较快发展格局。
一、“十一五”时期我州消费品市场运行的特点
“十一五”期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469.9亿元,比“十五”时期净增加271.9亿元,年均增长19.1%,增幅比“十五”时期的11.9%提高了7.2个百分点。
(一)城乡消费市场同步发展但差距进一步扩大。随着全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也在持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时期城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2.1亿元,年均增长24.6%;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7.8亿元,年均增长17.7%。城乡消费差距由2005年的1.2个百分点扩大到2010年的4.5个百分点,人口比重较大的农村消费群体消费仍显乏力。
(二)各行业销售全面加速增长。2010年批发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8亿元,增长19.8%;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4.2亿元,占零售总额的比重也由2005年的51.2%上升到2010年的71.4%,增长21.3%,批发零售业较“十五”时期提速了8个百分点;住宿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6亿元,增长13.8%;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9亿元,增长32.6%,较“十五”时期上升18.2个百分点,在“十一五”时期显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其他行业2010年实现了9.5亿元的零售额,增长2.8%。
(三)非公经济在消费市场中发挥了强劲的推动作用。在国家调结构、促发展的有利政策环境下,非公有制经济在“十一五”时期得到了强盛的发展,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08.9亿元,年均递增20.4%,其中个私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76亿元,年均增长21.2%;公有制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1亿元,年均递增12.1%。
(四)“十一五”时期各年均保持了快速稳步的发展。2006年到2010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5.5%、16.9%、21.8%、21.4%和20.2%,年均增速较“十五”时期提高了7.2个百分点。其中2008年和2009年在“家电下乡”、汽税改革、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增幅分别高达21.8%和21.4%,为“十一五”期间的最高增幅,限额以上批零业和住餐业户数也由“十五”时期的247户发展壮大到“十一五”时期的370户。
二、“十一五”时期促进我州消费增长的积极因素
(一)国家政策效应促进了消费增长。为促进和扩大消费,“十一五”时期国家积极完善和进一步深化了医疗、养老、教育、税收、住房等一系列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改革,使居民收入提升、城镇化进程加快。制定出台的“家电下乡”政策,促进了汽车、摩托车、家电产品等新一轮消费的快速增长,城乡流通服务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有效推动了消费市场的稳步快速增长。
(二)投资拉动消费市场销售不断增加。“十一五”时期在国家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政策引导下我州各类大项目投资不断增加,特别是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大了对建筑建材、装修装饰、能源交通等相关行业商品的需求量,为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张提供了强大的消费空间。
(三)物价上涨强力推动消费持续上扬。在公务员增资、干旱、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十一五”期间我州食品类、水电燃油、农资等商品价格不断上涨、节节攀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以年均3.3%的增长速度在增长,直接推动消费市场迅速增长。
(四)住宿餐饮业消费快速升温。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和消费观念的更新转变,人们外出休闲娱乐、旅游、购物、聚餐、美容健身等升温升级,假日集中消费和公务商务活动更是加速了我州大众化、特色化餐饮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扩张了住宿和餐饮业的消费需求,住宿餐饮业在“十一五”时期分别以年均11.4%和10.7%的速度在递增,助推了消费品市场的繁荣活跃。
三、消费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阻碍消费有效扩张。由于长期存在的各阶层各行业以及城乡之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形成较大的财富差异,同时GDP的高速增长却没有带来人均收入的同步增长,贫富分化趋势加剧,阻碍了消费的进一步扩张,影响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预期压力不断加大抑制即期消费的提升。金融危机使股票基金市场大幅缩水,同时住房、医疗、教育、社保、就业等领域的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居民预期压力加大,增加的收入没有相应地转化为消费,造成高储蓄低消费现象。统计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16.4%,仅低于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速度2.7个百分点,过高的储蓄率使储蓄与消费之间的失衡变得愈来愈严重,抑制了即期购买力的顺利实现。
(三)消费率总体偏低。“十一五”期间我州社会经济保持了持续稳步快速健康的发展,全州GDP以年均11.6%的速度在增长,但是强劲的经济增长没有转化为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的改善,占总人口比重较大的中低收入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仍然很低,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够突出。
四、促进“十二五”时期消费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根据国家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的政策措施,消费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科学合理地调整行业间、城乡间、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抑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才有望获得提高,才能有效解决人们无力增加消费和不敢扩大消费的问题,才能真正扩大消费需求和拓展城乡消费市场。
(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支撑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保障,因此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新农保,健全城乡流通网络和服务设施,促进家电、汽车、节能等产品消费,推动旅游、文化、健身等消费需求,以改善居民预期、刺激消费潜力的有效释放。
(三)调控好物价,提高即期和预期消费。“十一五”期间受多重因素影响而导致物价不断攀升,人们的收入水平则低于物价上涨幅度,造成收入、支出与物价上涨之间趋势发展失衡。应继续严格调控好各种商品价格过快上涨,缓解因物价上涨过快而引起的消费恐慌,正确引导人们即期预期的消费需求,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承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