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虽然来源广泛,但主要来源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养殖畜禽粪污无效使用的排放。为此,禄丰市采取多项农业技术措施,千方百计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在全市范围内野外取土、调查土壤养分含量,积极在不同作物上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总结最佳施肥量;按照土壤缺什么就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有效减少化肥使用量,制定不同作物的施肥配方;在全市范围广泛开展宣传,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知晓率,掀起了全市群众共同参与测土配方施肥的热潮,从而引导广大农户科学施肥,科学使用农药,改变传统的施肥、用药习惯,做到精准施肥、安全用药,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打下基础。
组织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近3年来,开展秸秆利用试验示范样板6000亩,示范带动全市农作物秸秆还田总面积82.1万亩,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96%。通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从根本上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
组织实施耕地轮作制度。2020年以来,实施耕地轮作面积8.19万亩。其中,水稻—豌豆轮作5593亩、水稻—蚕豆轮作16880亩、玉米—豌豆轮作25985亩、玉米—蚕豆轮作33450亩。轮作地块大量使用猪粪还田、农作物秸秆还田。同时,轮作地块的害虫防治主要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利用诱虫黄板技术诱杀白粉虱、蚜虫等害虫,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项目区最终测土配方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轮作地块耕地质量提升0.1个等级以上、实现化肥减量3%以上,用地养地相结合,助推了耕地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农业绿色种养循环。2021年以来,禄丰市作为云南省第一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县(市)共实施畜禽粪污还田利用10.41万亩,消纳处理全市畜禽粪污14.34万吨。开展猪粪替代化肥小区试验5组,完成猪粪还田监测点试验20组,全市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有效遏制了养殖畜禽粪污在无效使用情况下的污染。
实施肥料、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为了减少污染,禄丰市依托项目补助,开展肥料、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到2021年底,全市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90%以上。目前,农民群众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意识大幅增强,极大地减少了有形的农业面源污染。